建立绿色激励电价 推动小水电高质量发展
一、重庆市小水电站上网电价情况 一是小水电上网电价政策。截至2023年底,重庆市已建成小水电站1445座,总装机309.87万千瓦。全市小水电年均发电量78亿千瓦时。重庆市小水电实行发供分离,上网电价为0.295-0.315元/千瓦时。 二是绿色小水电激励电价政策。2024年1月21日,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印发《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绿色小水电上网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渝发改价格〔2024〕56号),明确对评定为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的小水电上网电量实行激励电价政策,上网电价在其现行上网电价基础上提高0.01元/千瓦时。通知自2024年2月1日起执行。 二、绿色小水电激励电价出台的做法和经验 一是高位推动,提前谋划布局。长江经济带小水电站清理整改工作开展以来,重庆市政府多次研究小水电相关工作明确指出建立小水电相关生态补偿电价机制。按照市政府相关工作部署要求重庆市水利局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学习国家层面对深化价格机制改革和创新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文件,部署相关工作,积极谋划建立绿色小水电激励电价机制。 二是法制引领,构建政策出台基础。2022年11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办法》(渝府办发〔2022〕121号)。《办法》第三条明确指出“市发展改革主管部门负责建立反映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成本的小水电站上网电价机制,更好地运用经济杠杆,推动小水电站修复、治理和保护水生态等有关工作”,为建立绿色激励电价构建法制基础。 三是精准发力,积极争取支持。2022年重庆市基本完成长江经济带小水电站清理整改相关工作,小水电站生态流量整改被生态环境部树立为2022年度正面典型;同年重庆发生罕见旱情,小水电在电力应急保供、供水应急保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小水电行业形象全面提升,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2023年初,重庆市水利局将探索建立小水电绿色激励电价和生态电价机制作为当年工作亮点来抓,以宣传贯彻《重庆市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办法》为契机,多次赴市发展改革委沟通协调工作,专题汇报小水电相关情况,积极争取建立绿色水电激励电价机制并获得相关部门支持。 四是全面铺开,开展联合调研。2023年7月,重庆市水利局与重庆市发展改革委赴市内外开展联合调研,一是借鉴先进省市成功经验,积极探索重庆方案;二是通过市内电网、发电企业座谈调研,深入了解企业发展现状,着力破解行业发展难题,提升政策出台的精准性。通过调研,相关部门充分认识到建立小水电站绿色激励电价机制迫在眉睫,政策出台的相关条件基本成熟。 五是锲而不舍,积极推动政策出台。2023年8—12月,重庆市水利局先后完成市内小水电站生态补偿电价测算和绿色示范电站激励电价测算,以数据为依托,紧盯政策出台情况。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反复磋商,前后形成4稿激励电价草案,最后根据重庆实际,以简单、实效、公平、公正的原则确定了重庆市绿色水电激励电价改革方案。 三、绿色小水电激励电价政策执行情况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绿色小水电上网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渝发改价格〔2024〕56号)下发后,根据13座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反馈,激励电价已于2024年2月执行到位。经初步测算,13座示范电站预计全年可增加收入约420万元。 四、预期对加强行业管理发挥的重要作用 重庆市对绿色小水电实行激励电价,并根据水利部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考核结果实行动态管理,将进一步激发行业内生动力。一是增强了小水电站主动开展示范创建的积极性;二是推动了小水电站大坝注册和安标评级;三是有利于推动小水电站开展绿色改造与现代化提升;四是为行业主管部门开展生态流量监管提供强有力抓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