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水贷”+现代化提升助力小水电绿色转型
一、背景情况 郴州市现有小水电站1134座,占全省的四分之一,总装机容量123.85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约40亿千瓦时,民营电站占比80.8%,引水式电站占比84.3%,装机在1000千瓦以下的占比75%,“小、散、乱、弱”问题较突出,普遍面临管理缺人才、维修缺技术、改造缺资金的困境,安全监管和生态环保形势严峻,亟待创新融资合作模式。为破解小水电绿色转型发展资金瓶颈,郴州市坚持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两只手”协同发力,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创新开展“取水贷”,推动小水电绿色改造和现代化提升,形成投融资良性循环。 二、创新开展“取水贷” 2024年6月6日,郴州市水利局、中国人民银行郴州分行联合出台《郴州市取水权抵质押贷款操作指引(试行)》。郴州“取水贷”在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情况再次创新:一是实行“1+N”抵质押模式,即除抵质押取水许可证外,还可以将电站固定资产、设施设备、股权等进行抵质押;二是优化取水许可审批,即对取水许可证有效期不足还款年限的,水利部门依申请提前延续办理取水许可;三是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即水利部门定期向各银行推送取水企业贷款意见,架起水电站与银行之间的桥梁纽带。四是建立宣传培训引导机制,积极组织做好政策解读和宣传,联合金融部门、运维企业等开展专题培训,大力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和示范案例,激发电站业主积极性。7月16日,组织召开全市“取水贷”工作推进座谈会,对“取水贷”政策进行进一步解读。据统计,郴州市共有11家商业银行积极参与“取水贷”,全市授信金额可达12亿元,贷款额度一般为年发电收入5—8倍。6月28日,郴州农村商业银行成功向苏仙区良田镇井冲庙背电站发放“取水贷”40万元,用于实施智能化、集约化改造,这是湖南首笔向小水电站发放的“取水贷”。截至8月份,全市共完成“取水贷”4笔,贷款总额达500万元。 三、实施效果 通过创新“取水贷”融资支持,加快了郴州市小水电绿色改造和现代化提升的步伐,完成改造的电站效益平均提升10%以上。郴州湘泉水电有限公司12座小水电站比改造前发电效率提高了30%以上,苏仙区堆上村集体收入由原来对外承包的2万多元变成现在的20万元,良田镇井冲庙背电站改造后每年可增收5—8万元。7座以前经营困难小水电站,总装机3900千瓦,通过股权整合,智能化升级和引水坝改造,实现了少人值守,自动运行,远程管理,年收益率稳定在15%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