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三化” 创新探索整县小水电托管服务模式
一、坚持问题导向,开展智能化改造 南丰县现有小水电站24座,为解决小水电站设备老化、消除安全隐患等问题,县主要领导高位推动,聚焦“智能化、集约化、物业化”的目标要求,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推动21座小水电站完成了智能化改造,每座电站配备了光纤宽带网络传输、电源(包括大坝、排洪闸、清污机、前池等关键部位)和统一的水轮发电机组智能控制屏。水轮发电机组智能控制屏以厂房内机电设备电气控制为主,以机组智能控制终端为核心控制单元,部署有两套机组智能控制系统,系统具有集成化、智能化、互联网化三重特性,搭载智能稳定控制系统、采用双向双重容灾及多项主动防护技术。 二、坚持权责清晰,开创集约化运营 南丰县以水电站业主入股的形式,筹集300余万元建成南丰县小水电集控中心。指挥调系统是集控中心的核心,涵盖了智能巡弋巡检、地理信息系统地图监视、水情水务监测、自动化远地联控、全流域智能调度、生态流量监控、大坝安全及闸门监控、厂区安全及工业电视、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等九大子系统,能实现集控中心平台一屏观天下(全景可视化智能巡弋机制),一键全调度(水情水务生态流量监测调度),一网控全域(大数据助力政府管理决策)的功能。 三、坚持规范为要,开拓物业化管理 南丰县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引进福建力得公司对县域内小水电站进行“物业化”管理,在本土组建专业化运维团队,通过采取集中培训、跟班学习等方式提高团队员工机电设备及自动化的专业水平,团队员工按工作岗位取得特种作业证、安全员证,持证上岗,承担设备管理、维护、巡检、操作、“两票三制”等多项职责。同时,定期组织运维人员培训,开展防汛、防火应急演练,模拟实操和事故演练,提升对设备缺陷分析、判断和处理的能力,提高操作熟练程度和应急处置能力,以最快的速度解除电站故障或处理事故,为入驻平台管理的小水电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通过小水电智能化改造提升和集中控制,电站运行管理全面落实了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要求,一是提升了管理水平。多样化的传感器不但可对电站安全运行、生态下泄进行实时监测,而且雨量与水库水位的监测数据也为政府部门防汛抢险提供了决策依据。在提升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安全管理效率的同时,更提升了政府的数字化监管手段,有效降低了主管部门的监管压力,成为政府引导小水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二是提高了经济效益。通过远程管理平台与手机APP查看电站机组运行数据,根据水电站的机组功率和水位曲线进行智能化调整,提高发电功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实现降本增效,提高小水电的经济效益。三是降低了安全生产风险。实现厂房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效益提升、故障自诊断、无线远程控制、远程集控、机组运行参数分析等功能,安全运行风险降低。四是助力乡村振兴。小水电与农业生产、百姓生活、生态涵养“抢水”现象不再发生,以良好的经营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农村水电助力乡村振兴、改善河流生态、促进百姓安居。通过全面开展农村水电厂容厂貌改造,使得小水电面貌得以改观,特别是位于观必上乐园景区的车么岭水电站更是吸引了大批游客观光打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