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底线 强监管 促提升 抓实抓细小水电安全生产工作
一、小水电站大坝安全提升 全面开展小水电站大坝安全评估,实行分类处置,整体进度已达88%。一是推进存量清零。按照《温州市水库山塘安全管理办法》规定,187座电站水库全部完成注册登记和安全鉴定,符合浙江省山塘定义(毗邻坡地修建、坝高5米以上且具有泄洪建筑物和输水建筑物、库容不足10万立方米的蓄水工程)的114座小水电站大坝全部纳入安全评估,明确各项任务完成时限,实行清单化管理。二是落实保障措施。组织小水电站业主和技术支撑单位参加小水电站大坝安全评估培训,地方财政和小水电站业主共同筹集300多万元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大坝安全评估现场检查和现场检测。三是力促安全提升。结合水库山塘系统治理,安排水利专项资金,积极推进电站水库感知体系建设,实现水雨情监测和视频监控全覆盖,数据全部接入温州市水平台应用。联合属地乡镇政府,督促小水电站业主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二类坝、三类坝限制蓄水措施,推动24座二类坝、三类坝实施除险加固。 二、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抓实抓细小水电站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实行闭环管理。一是精心组织协调,更新落实505座小水电站责任人1500余名,开展责任人履职情况抽查,将安全生产责任分解到乡镇、基层站所。引导行业自治,鼓励各级行业协会参与小水电站风险隐患排查,市水电行业协会从各会员单位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家服务团,指导小水电站业主开展自查,联系会员单位乐清市水电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接小水电安全工器具检测工作,帮助解决安全工器具送检难问题。二是突出排查重点。市级委托第三方机构从安全生产重点监管名录内抽取50座小水电站进行现场检查,指导44座小水电站标准化创建。现场查阅安全生产费用台账,指导电站业主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管理专项经费支出计划,核查水电站标志标识、鉴定检测、劳动保护等安全生产条件保障情况。对未按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的小水电站加密检查频次,并告知行政责任人,共同督促电站业主改进安全生产条件。三是抓好隐患整改。下发问题清单,对检查发现的149个问题认真分析归类,逐条落实整改,对账销号,每月通报整改情况,加强小水电站水库汛期蓄水位监测调度。探索“以大带小”模式,发挥国有水电站人才与技术优势,就近指导小水电站消除安全隐患。平阳县以顺溪水电站技术力量为依托,为辖区39座1000千瓦以下小水电站提供技术培训、设备维养等指导服务,解决1000千瓦以下小水电站技术力量薄弱问题。 三、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两不八有”创建 在1000千瓦以上水电站标准化管理基础上,全面推进1000千瓦以下小水电站“两不八有”(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不存在“三合一”场所,有人员、有经费、有制度、有记录、有鉴定检测、有标志标识、有防护措施、有应急管理)创建,目前360多座小水电站完成标准化复评和“两不八有”创建,其中13座水电站通过水利部一级标准化评审。一是做好顶层设计。2022年在省厅指导下,试点开展小水电“八有”创建,为“两不八有”创建奠定基础。将“两不八有”创建工作纳入水利综合考核,分批分类下达创建任务。组建市级标准化评审专家库,举办培训班,印发指导手册,解决怎么创建问题。二是落实经费保障。县级统筹安排创建工作经费,按照各地人民政府出台的《小水电绿色发展长效管理办法》规定,给予小水电标准化创建一次性奖励资金。如瑞安市给予5万元/座补助、文成县给予1万元/座补助,调动小水电站业主创建积极性。三是鼓励购买服务。政府和企业共同购买服务,落实创建资金300多万元,引进第三方机构指导创建。政府购买服务以逐站制定创建方案、指导创建、人员培训为主,小水电站业主购买服务以梳理个性化制度台账、标识标牌、鉴定检测为主。四是提升创建质效。着重整治“三合一”场所,撤换生产区值班床、躺椅、沙发床等设施,确保小水电站生产、生活、储存区相互隔离。全面更新完善安全警示、制度上墙、巡查路线等标识标牌,重点开展特种设备、压力钢管、安全工器具及电气设备检测试验。重新梳理“两票三制”、应急预案和记录台账,分类制定常用可固定内容的工作票和典型操作票,确保制度可执行、预案可操作、台账可持续。 四、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咬定小水电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不放松,不断创新管理方法。一是深化安全生产“三色”管理体系。水利、应急、电力三个部门联合出台《温州市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指导意见》,对小水电站安全生产12类51项内容进行量化评分。根据其安全生产状况分为“红、黄、绿”三类,连续两次被挂“黄牌”的升级为“红牌”整改,连续两次被挂“红牌”的由水利部门出具解网意见,抄送应急和电力部门,由电力部门配合予以解网,对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应急部门纳入重大安全生产问题清单挂牌督办,严格落实“小隐患当场整改、较大隐患限期整改、大隐患停产整改”。二是建立标准化长效管理机制。出台温州市地方标准《农村水电站安全运行管理规范》、出版《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要点释义》一书,强化小水电标准化持续改进。三是推动现代化提升改造。将小水电纳入《温州市山区五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支持小水电现代化提升改造,提供低息贷款,全市40多座小水电完成智能化改造,60多座老旧电站纳入小水电绿色改造和现代化提升改造计划。积极申报省级生态水电示范区项目,筹建泰顺、文成、瑞安、平阳小水电集控中心,探索智能化改造、集约化运营、物业化管理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