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报道--小水电绿色发展现场会--典型发言

安徽省水利厅典型发言

2024-11-05 09:58

抓好示范创建推动小水电安全绿色发展


一、守牢安全发展底线

一是持续推动小水电站大坝安全提升专项行动。全省290座小水电站水库全部完成安全鉴定并注册登记,185座电站大坝完成安全评估;对鉴定或评估为三类坝的21座电站,下文督促限制运行、限期完成整改。

二是扎实做好小水电安全度汛工作。严格落实744座小水电站安全生产主体、监管、行政“三个责任人”防汛责任,指导电站制定防汛应急预案,做好防汛物资准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今年梅雨季节我省平均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85%,小水电站总体运行平稳。

三是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将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为绿色小水电示范创建的重要内容,邀请水利部农电所专家开展技术培训,确保创建成果符合标准。全省现有安全生产标准化电站129座,其中:水利部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9座、省级评定二级60座、三级60座。

二、强化生态流量监管

一是分类开展生态环境问题整改。2019年起,我省按照水利部等部委要求,认真开展小水电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累计退出电站126座,及时有效化解电站退出过程中的各类矛盾;对纳入整改类的743座电站,逐站完善环评等行政许可手续,核定生态流量,增设或改造泄放设施,装设流量监测设备568处。

二是强化生态流量监管。2022年省水利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等7部门联合出台安徽省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督管理办法。根据近两年施行情况,我厅正着手开展修订工作,将进一步完善免考监管、差异化考核等内容。2023年省水利厅投入800万元,建成省级小水电生态流量监管平台,实现“一次开发、三级使用”。我省在水利部2023年度小水电站生态流量在线抽查工作中,获评“优秀”等次。

三、积极推动绿色示范创建

一是加强培训指导。2024年我省共有22座电站申报创建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为提升创建质量,邀请国际小水电中心专家对市、县水利部门管理人员、有申报意愿的电站业主进行技术培训。省水利厅多次派出专家开展现场指导,逐站技术帮扶,围绕生态流量、河流形态、站容站貌、自动化水平等方面查缺补漏,督促创建任务落实到位。

二是严格省级初验。通过公开招标,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省级初验,严格对照创建办法、标准,择优选择14座电站申报创建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同时,我厅还对已创建的28座示范电站进行全面复核,根据新标准、新要求,督促做好巩固提升,真正发挥绿色示范效应。

四、积极探索小水电绿色发展新路径

一是探索整县示范创建。多次现场督促指导霍山县开展绿色小水电示范县建设,2025年底前计划完成40座小水电站绿色改造,创建19座“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截至目前,霍山县已通过融资平台落实资金3亿元,建成县级智慧小水电集控中心,创建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18座。

二是整县推进智能化、集约化、物业化建设。指导岳西县建成县级小水电集控中心,以河流为单元,分步实施小水电站绿色改造,推行集约化、物业化管理,逐步实现县域统管。

责编: 夏康平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