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报道--通过水利部标准化管理评价的大中型灌区和灌排泵站名单--大中型灌区(第一批)

山西省尊村灌区

2024-03-11 18:51 来源: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

运城市尊村灌区是黄河流域一处大型多级提水灌区,是山西省的重要粮、果、蔬生产基地,是支撑地方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主战场”。

一、工程概况

尊村灌区是山西省以黄河为水源的集防汛、排涝、灌溉、供水于一体的大(一)型综合性水利工程,兴建于1976年,1978年上水受益,取水枢纽工程位于永济市黄河小北干流中段的尊村咀,有效灌溉面积94.5万亩,取水流量46.5立方米/秒,累计扬程165.44米,总装机6.14万千瓦。工程主要包括提水泵站9级27座;总干渠1条,长113.554公里;分干渠5条,长136.753公里;支渠134条,长776.581公里,以及斗农渠、排水干(支)沟等,年粮食产量5.74亿公斤,受益范围惠及永济、临猗、盐湖、夏县、闻喜等五个县(市、区),为运城市农业、工业、生态和生活提供水源保障。

二、经验做法

2019年以来,尊村灌区持续开展标准化管理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尊村灌区成立了标准化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总体实施方案和试点实施方案,对照相关标准逐条自查评分,不断改进提升。2021年荣获“山西省大型灌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合格单位”,2022年尊村灌区组织编写了团体标准《大中型灌排泵站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指南》。2023年通过大中型灌区标准化管理水利部评价。

(一)组织管理方面,组织编写了《组织手册》《制度手册》和《操作手册》等“三个手册”,确定了岗位职责、工作标准,明确了工作流程和操作方法,实现了事事有人管、管理有标准、完成有考核的全过程管理。

(二)安全管理方面,开发应用了标准化管理安全巡查系统,实现了扫码巡查。在泵站和干渠设定巡查线路和巡查点位,巡查人员使用一部手机逐点位、依次序扫码巡查,系统自动生成《尊村引黄泵站安全巡查台账》,及时上报隐患故障,便于隐患闭环处理,保障工程安全运行。

(三)工程管理方面,一是开展农业灌溉信息核查,编制完成“一图一册”,即:《尊村灌区渠道平面布置图》《农户灌溉基本信息手册》,详细记录用水地块、用户信息、种植结构等,使管理对象更加明确,对供水生产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二是实行设备二维码管理,如同给设备做了“身份证”,通过扫码即可查看设备基本参数、维修情况等信息,方便快捷,也进一步促进了档案管理数字化,为工程设施设备运行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四)农业节水与供用水管理方面,一是实行入渠备案和计划用水管理,用户要先经过注册审批,有了“户口”才能使用渠水灌溉,入渠备案的用户提前申报用水计划,经过综合信息化系统逐级汇总,形成灌区用水计划,每条支渠的用水量和用水时间、每座泵站的提水计划都能清楚明白,使渠道长距离输水调度有据可依。二是节水灌溉试验成果显著,协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建立了“运城引黄灌溉试验站”“农作物灌溉试验站”和“黄河水高效利用节水示范园”,编制完成了《引黄灌区微灌工程技术规范》、《引黄灌溉泵站改造技术规范》、《引黄灌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等3项山西省地方标准,多项研究成果在灌区得到应用,使田间水肥利用效率提高了15%以上,亩均用水量连续3年呈递减趋势,实现了“节水高效”的发展目标。三是用水计量全覆盖,按照“用水必计量,计量必准确”的原则,结合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在各支渠、斗渠安装了计量设施。针对农民自设的临提泵配水计量问题,尊村灌区转变计量方式,实行“以水折电”,用户购买电量,插卡通电取水,用电量折算水量,基本满足计量要求。

(四)信息化管理方面,一是综合信息化管理平台功能升级,综合信息化管理平台是灌区管理的“千里眼”和“智慧大脑”,农户使用平台的微信小程序进行入渠备案、申请用水、充值交费、用水账单查询等,平台自下而上逐级汇总各干渠需水量,形成调度运行计划,通过平台,管理人员能够实时掌握谁在用水、用了多少水,促进了配水管理精细化。二是自动化监控优化调度运行,尊村灌区干渠总长113.55千米,行水时长约65小时,依托多级泵站、闸群计算机监控系统,灌区实现了泵站机组、测控一体化闸门的“一键启动”,运行参数实时上传,调度控制方便快捷。三是数字孪生灌区建设助力灌区发展,2022年,尊村灌区入选水利部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范围,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要求,尊村灌区编制了实施方案,完成了1个模块,建设了2个示范点,全面整合灌区已有信息化建设成果,提升了算据、算法建设,构建了精细化管理的工程运行体系,实现了数字、物理工程运行同步仿真,提升了灌区水资源配置管理能力。

(六)在经济管理方面,实行“先交钱、后放水”的水量预售制度,用户根据需要水量预购水票,凭票用水,水量用完后续费,杜绝了用水不交费的事件发生,水费收取率100%。

三、主要成效

(一)管理手段得到强化,管理水平有提升。

从管理上统一模式,统一标准,形成了用制度管人、依流程办事,层层责任分明,事事职责清晰;明确了工程设施设备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杜绝了重建轻管现象,有效发挥了工程效益。

(二)信息化平台全面应用,用户管理有章法。

灌区综合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入渠备案、计划用水、售水收费等功能,管理人员能够实时掌握灌区配水,可以管理到户,核查计划用水执行情况;用户通过平台申报用水计划、线上交费结算,把管理与服务结合起来,让数据多跑路,用户少跑腿,在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提升了服务质量。

(三)管理考核奖罚分明,灌区发展有潜力。

标准化管理的成效是以考核为手段,以考核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尊村灌区以企业化管理模式,对员工出勤、工作落实等内容考核管理,根据各基层站年度考核等次,兑现不同等级的绩效比例,奖罚分明,进一步激励职工担当作为、奋勇争先,有效激发了灌区发展活力,提升了管理水平。

尊村灌区一级站

尊村灌区三级站内景

尊村灌区调度中心

责编: 夏康平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