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报道--通过水利部标准化管理评价的大中型灌区和灌排泵站名单--大中型灌区(第一批)

山西省北赵灌区

2024-03-11 18:49 来源: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

一、 基本情况

北赵灌区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主要灌溉万荣、临猗两县峨嵋台地51.05万亩农田及保障北赵二期22万亩农田灌溉用水。灌区以黄河为水源,取水枢纽工程位于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工程规模为三级五站,总扬程380.5米,总装机24台7.35万千瓦,设计流量15.06立方米/秒,受益范围涉及万荣、临猗两县11个乡镇、122个行政村、18.03万人,年均粮食产量23万吨。自2012年开机上水试运行以来,累计提水8.5亿余立方米,灌溉农田约1200多万亩次,为当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极大提升了灌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引水渠

二、经验做法

北赵灌区2021年4月成立标准化规范化工作领导小组,2021年5月开展庙前一级站和南干渠站标准化建设试点,2021年6月将临时水源站、中干四支、新寺倒虹纳入试点范围。2021年8月相继完成节水灌溉部、中干渠农民用水协会、试验站、示范园的标准化建设,至此,标准化管理在灌区全面推广实行。 

干渠

(一)以标准规范促管理,强化灌区运行管理水平

一是根据灌区运行管理特点,通过全面梳理完善原有制度,紧密结合标准化规范化,编写完成北赵灌区《组织手册》、《制度手册》、《操作手册》“三个手册”。《组织手册》明确了15个科室、13个管理站的机构职能和57类岗位职责及工作标准;《制度手册》修订完善了96项制度;《操作手册》明确了35项工作流程,形成了日常管理中工作目标标准化,管理运行中操作流程规范化,管理运行全过程实现有效控制,进一步提升了灌区工程管理和用水管理水平。二是进一步制定完善工程管理、工程运行监视巡察、工程维修养护等制度,确保各项巡察记录完整准确,维修养护机制规范落实,促进工程规范化管理。三是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积极配合当地行政部门处理各类事故应急工作,编制《机电管理部运行应急预案》、《渠道运行事故应急预案》、《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等;中心各部门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工程部、机电管理部、灌溉部和水政公安部均严格按照相关安全巡视制度进行安全巡视、潜在隐患排查等工作,确保灌区安全生产。四是以建设职工满意单位为目标,加强基层管理站工作环境提升,配齐办公设施、配套文化生活设施、建成了视频会议系统,基层环境绿化提升,使灌区工作环境更加舒适,推动“职工小家建设”,使职工有归属感,有效提高了工作效能。

(二)以灌区节水促发展,全面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北赵灌区标准化建设与节水型灌区建设同步进行,紧密结合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项目,完善渠系配套、灌溉用水计量设施,以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为核心、以加强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为抓手,在工程节水、管理节水、技术节水、宣传教育与采取生态措施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采取节水措施,全面提升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具体做法如下:

1.工程节水。北赵灌区干支渠全部采用砼衬砌,在多年运行中,进一步进行节水改造、除险加固,切实提高渠道完好率和防渗率;推行渠道防渗加“长畦改短畦、宽畦变窄畦”的节水灌溉模式,工程节水管理提质增效。

2.管理节水。成立了灌区节水专职管理机构,以节水高效为出发点,从计量管理着手,结合灌区实际,推行农民用水协会参与节水创新管理,试点先行,探索多形式水权交易。

3.技术节水。积极推广节水技术,与万荣县、临猗县开展了一系列节水增产课题研究项目。目前,试点园区采用黄河水净化、水肥一体化进行喷灌、滴灌、膜下滴灌与微灌相结合方式进行灌溉,为灌区内现代化农业的建设、节水灌溉管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和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4.宣传节水及生态保护。为增强用水户科学灌溉和生态保护意识,深入灌区所辖村庄开展相关知识普及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节水意识,推动灌区生态环境改善。

(三)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加快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

北赵灌区设有信息化管理中心,灌区内安装135套监控系统,架设光纤约119公里。分布在各干渠及泵站重要区段,能实时监控渠道及泵站运行状况,基本实现管理站和泵站数字化、智能化,确保北赵灌区工程安全平稳运行。同时,“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将进一步提升灌区监测感知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建设土壤墒情监测站 12 处,建设气象监测站 4 处;主要干渠实时监控128处,用于监测灌区的气象及土壤情况,预报可能产生的干旱、山洪等极端情况,数据存储至专用的数据服务器,为灌区防汛抗旱提供有效科技支撑。 

庙前一级站

(四)以党建引领凝聚合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深入开展学习教育,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结合标准化建设内容,进一步把解决灌区群众的实际困难作为出发点,全面了解灌区群众的用水需求。

1. 配水计量管理。通过2018、2019连续两年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配套完善计量设施655套,实现了用水计量全覆盖,使农民用上了明白水、放心水,从而促进供水、配水精细化。

2. 服务体系改革。推行农民用水协会参与节水创新管理,不断提升高效节水灌溉管理服务体系,目前用水协会控制灌溉总面积为39.9万亩,达到灌区实际灌溉面积的80%。

3. 科学配水流程便捷。完善灌溉制度,灌区调度更科学。编制年度用水计划,实行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编制年度水量调度方案,水量调度及时、准确,调度记录完整;规范用水程序及流程,农户用水申报更便捷。

4. 缴费便捷效益提升。以提升工程、社会经济效益为目的,实行水量预售制度,支持线上线下交费方便群众,水费收取率100%。

三、主要成效

通过标准化建设管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十四五”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等项目建设,目前,北赵灌区干支渠防渗率100%,斗渠防渗率95%,渠系建筑物完好率9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801,经测算,年均节水约1100多万立方米,有效提升了工程管护水平,促进了农业节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逐年提高,农民群众负担有效降低,灌区发展活力不断提升。

责编: 夏康平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