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营口灌区位于辽宁中部平原的南端,地处大辽河最下游左岸,灌区东邻长大铁路,南至营口盐场,西以大辽河为界与大洼县隔河相望,北与海城市的西四灌区相接壤。 营口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为67.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64.76万亩,行政区域涉及站前区、老边区及大石桥市西部6镇,水稻为灌区主要种植作物,年均粮食产量4亿公斤。 灌区主要靠“三闸五站”提引大辽河水进行灌溉,即以“黑鱼沟闸、青天闸、虎头闸”3闸自流为主,“黑鱼沟提水站、新生排灌站、大弓排灌站、三八排灌站、赏军排灌站”5站提水为辅的供水格局。灌区现有黑鱼沟、青天、劳动、利民、虎庄、党家、中心、解放、老虎头等9条总干渠,全长110.5公里;干渠38条,长140公里;支渠326条,长5045公里。建筑物2882座,其中:渡槽95座,倒虹吸2座,闸2785座。 
三八排灌站 二、经验做法 (一)构建标准化管理体系 为进一步推进灌区工程管理规范化、法制化、现代化,提高灌区工程管理水平,保障工程安全,充分发挥工程效益,2022年5月,印发《辽宁省水利厅关于印发辽宁省大中型灌区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并出台了《辽宁省大中型灌区标准化管理评价标准》。 营口市水利局成立工作专班,扎实推进营口市大中型灌区、灌排泵站标准化管理相关工作;制定了营口市大中型灌区标准化管理工作方案,明确了总体要求、实施范围、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工作安排、保障措施,以指导各县区标准化建设。 (二)建立沟通机制 为进一步促进营口灌区标准化建设,市水利局建立了以工程运行管护、灌区用水管理、工程日常养护等内容为重点的灌区联络沟通机制,积极沟通,及时反馈信息,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为更好地推进灌区标准化运行提供保障。 
赏军排灌站及赏军干渠 (三)严格检查考核 根据《营口市大中型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工作方案》及《辽宁省大中型灌区标准化管理评价标准》,2022年营口市各县区均形成县级自评报告,营口市水利局对大中型灌区、灌排泵站标准化建设工作进行了初评,要求各县区按期完成标准化管理建设任务。 2022年9月,营口市水利局召开营口市大中型灌区、排灌泵站标准化管理工作推进会议,布置推进工作。 三、主要成效 一是完善机构组织体系。大石桥市以机构改革为契机,理顺灌区管理体制,组建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将原有的8个事业单位改制变企,全部纳入集团统一管理,由公益性企事业单位转变为国有独资企业单位,成立集团养护公司,实现管护分离,责任明晰,集团依靠收缴水费运营,集团已完全实现自收自支,工程维修养护资金由企业收费收入解决。 二是完善设施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水利设施资产台账,明确资产权属,签订管护合同,全面落实设施管理责任;完善灌区计量设施,严格按照灌区、泵站标准化管理要求予以落实。 三是完善内业制度体系。为进一步推进大型灌区工程管理规范化、法制化、现代化,提高灌区工程管理水平,营口灌区制定了《营口灌区管理手册》,大石桥市、老边区及新生农场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编制了《营口灌区(大石桥)管理手册》、《营口灌区(老边区)管理手册》及《营口灌区(新生农场)管理手册》,管理手册分别制定了日常管理制度、党务行政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工程维修养护办法、工程组岗位职责与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泵站运行管理制度、渠道运行管理制度。制定《工作岗位操作规范》,严格管理,奖罚分明,激励到位。 
三八干渠安全标识及责任公示牌 
赏军排灌站泵站机组设备挂牌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