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报道--通过水利部标准化管理评价的大中型灌区和灌排泵站名单--大中型灌区(第一批)

四川省都江堰灌区

2024-03-11 18:14 来源: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集灌溉、防洪、排涝、生态、生产及城镇供水为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2023 年灌溉面积达1133万亩,可调控水量170亿立方米,为成都、德阳、绵阳等7个市40个县(市、区)2800万人口提供生活用水。年均生产粮食超过 130亿斤,以占不到四川全省 1/20 的土地,养育了全省 1/4 的人口,提供了全省 1/3 的粮食产量,是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主战场。

为进一步提升灌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简称“都发中心”)高度重视标准化管理工作,2022年初成立专班启动标准化标准工作,于2023年5月成为四川首家通过省级标准化达标验收的单位,于2023年底成为全国第一批也是四川省唯一通过水利部评价的大中型灌区标准化管理单位。2023年7月,研究课题“都江堰灌区型灌区标准化管理技术路径与创新模式研究及应用”获农业节水科技奖二等奖。

一、经验做法

都发中心于2022年11月底成立后,锚定目标,统筹布局,精心谋划,深入开展灌区标准化标准工作,经过一年多努力,取得了突出成效。

(一)成立一个工作专班

2022年,由都发中心主任牵头成立标准化管理工作专班,在全灌区选调9名精英骨干,专职开展标准化管理工作。

(二)坚持达到两个全面

一是灌区全面整体推进,要求每一名都江堰人、每一处省管工程、每一个基层站点全面实现标准化管理。二是推进工作与职工考核评定全面挂钩,从中心机关到基层站点,每一名职工评优、竞岗、升职、加薪均统筹考虑标准化工作表现。

(三)实施三大攻坚计划

计划当年4月底前全面完成标准化管理基本工作、6月底前通过省级验收、12月底前通过水利部验收。按照计划,倒排工期,实施挂图作战,将省部级评价标准细化为6大类35项155个工作点,任务落实到部门、责任落实到人、完成时限精确到日,对每个工作点实行统一验收。

(四)聚焦四大重点任务

(1)推进“六个一”制度体系建立,完成一份灌区清单、一套制度办法、一套标准体系、一套流程图表、一套标规口诀、一个标准化库。健全灌区管理制度办法160项、标准规范89项、技术图表143项。

(2)制定统一的视觉识别系统,以一体化改革为契机,结合都江堰历史文化底蕴和水利工程特点,制定统一的视觉识别系统。

(3)推进基层管理站点“八个有”改造提升,每个基层站点拥有独立的庭院、现代化的办公条件、舒适的住宿条件、专门的健身区域、图书阅览角、全方位的视频监视系统、专门的管理养护机械设备、备用发电机。

(4)推进两个一级达标创建:推进安全生产一级达标创建和档案管理一级达标。

二、主要成效

随着标准化管理工作不断推进,灌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灌区榜样建设成效初步显现。

(一)以一体化改革为抓手,完成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一体化改革实现了从“物理整合”到“化学变化”的突破,打破了灌区管理机制壁垒和堵点,实现了机构整合和功能再造相统筹,构建了高效体制机制样板,搭建了管理团队架构。通过开展主任接待日等活动多措并举释放改革效能,灌区发展活力得到全面激发。以“半军事化”管理为先导,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流水利铁军。

(二)以安全生产一级达标为抓手,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

成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56名;每年修订完善防汛抢险、事故救援应急预案;定期开展防汛抢险培训演练,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安全技术培训活动;全灌区配备防汛物资仓库41处,料物储量充足、调运良好。

(三)以灌区现代化改造为抓手,推进工程管理能力大提升

抢抓全国“十四五”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契机,抓好整体规划,对基层站点和工程管护设施提档升级。将都江堰秦汉古风的历史底蕴与现代工程改造相融合,创新统一的都江堰视觉系统,按照公告、名称、警示类和禁止4大类设计办公和工程两大区域标识标牌80余项,推动工程管护设施提档升级,带动灌区风貌改造提升。

(四)以节水高效为引领,供水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贯彻落实“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灌区量测水系统和调度系统,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精准配置。坚持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灌溉保证率达到100%,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61,灌区节约集约用水水平逐年提高。2021年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联合遴选为第二批灌区水效领跑者。

(五)以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为引领,树立大中型灌区智慧管理标杆

都发中心积极响应国家“智慧水利”的号召,开展数字孪生灌区试点建设,率先建成了全国首个灌区标准化“量水秤”建设技术标准体系,完成首批22处典型试点建设,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量测水样板;建成云超算中心和指挥调度中心,实现了灌区水资源实时监测、预报预警、仿真推演与优化调配。

(六)以“两手发力”为途径,加快推进水利经济发展

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制度,实现财务智慧化管理;以金宝瓶公司为依托,打造投融资平台,壮大产业发展综合实力;以文化遗产公园为载体,做大做强都江堰旅游品牌,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高地;积极推进水权水价改革试点建设,水费收取率达到97.6%,“两费”落实率100%;强化资金监管,保障职工政策内福利待遇,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

都江堰灌区

灌区标准化量水秤

责编: 夏康平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