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报道--通过水利部标准化管理评价的大中型灌区和灌排泵站名单--大中型灌排泵站(第一批)

江苏省瓜州泵站

2024-04-10 09:27

瓜洲泵站工程于2016年12月开工建设,2021年1月竣工。工程位于古运河南端瓜洲闸东侧,距长江堤防150米,泵站等别为Ⅱ等,工程规模为大(2)型,设计流量170立方米/秒,安装立式轴流泵6台套,配立式同步电机6台,总装机容量9600千瓦,是扬州市城市排涝和清水活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瓜洲泵站工程投入运行后,改变了扬州主城区现有的排涝格局,化被动为主动,实现了城区涝水自主抽排,保障了扬州主城区221.87平方公里的区域经济稳定发展和社会安定,被称为“城市安全第一工程”。

近年来,瓜洲泵站致力于工程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积极探索工程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精细化,建立了较为规范、系统的工程管理体系。工程先后获得“江苏省水利优质工程”、“省级水利行业节水型单位”、“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水利风景区”、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水利部第四届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经典案例、江苏省精细化管理一级工程、江苏省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管理单位等荣誉。

一、强化体制建设,组织体系保障有力

根据单位职能调整和工程管理实际情况,对原规章制度进行充实和完善,修正后的规章制度覆盖组织管理、安全管理、工程管理、运行维护管理、信息化管理、经济管理等方面共计98项,均以文件形式发布和实施。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瓜洲泵站注重党建在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作用,带领职工争先创优,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强化制度执行力度,落实检查责任和考核等工作。泵站持续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中国水周”、“安全生产月”等期间,结合水文化科普园、泵业园等场所积极开展普法、水文化宣传和各项志愿者活动。

二、筑牢安全防线,防洪效益发挥显著

长期以来,瓜洲泵站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网络,修订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大力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培训,认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履行监管责任,营造安全发展良好环境。工程现场安全警示标识、紧急通道、消防设备、应急电源灯等安全保障设施齐全,配备应急医疗救护设施,安全生产应急演练组织有力。

泵站自2019年6月投入运行以来,累计运行约4000台时,抽水量达4.5亿立方米,通过抽排古运河水,引入邵伯湖清水,加快城区水体有序流动,实现主城区清水、活水功能。2020年汛期,面对长江扬州段超历史记录的严峻汛情,在古运河排水区遭遇江淮高水潮位失去自排条件时,瓜洲泵站开机排涝运行2994.6台时,抽水量达3.23亿立方米,有效解决了扬州城区涝水和仪邗丘陵地区洪水出路,避免32万亩农田受灾,保障了区域118万人口的生产、生活,减少洪涝灾害损失96.7亿元,防洪排涝减灾效益显著。

三、建立标准管理体系,强化工程管理精细化

瓜洲泵站根据《泵站技术管理规程》、《江苏省泵站技术管理办法》等相关规范和文件,编制了《瓜洲泵站工程运行调度方案》,调度方案明确了泵站工程管理机构、工程控制运用原则和调度权限,严格按照指令进行泵站工程运行调度,对指令执行全过程进行记录,并将执行结果反馈市防汛防旱指挥部。

制定《工程检查工作手册》,定期开展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每年对建筑物和机电设备进行等级评定,建筑物和机电设备均为一类工程,设备完好率达100%;按照《工程观测任务书》,开展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工作基点考证、河床断面观测等工作;年底对资料进行整编、对观测成果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将汇编成果报扬州市水利局审查,并按时刊印。

四、真抓实干谋发展,奋勇当先树标杆

工程在建信息化管理系统、精细化管理平台的同时,率先在省内大型泵站开展工程安全监测自动化,成为江苏省首家实现安全监测设施全覆盖的泵站。瓜洲泵站积极引进应用新技术,积极开展大型立式轴流泵流量监测、机组绝缘在线监测等课题研究,获得了多项专利。

管理处积极开拓创新,提升工程管理水平。一是泵站建有集合电气和机械基础技能的操作训练实训室,通过制定专业技术、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培训和知识测试,通过自学、“小课堂”研学、设备操作实践、机组大修见习等多种形式,促进业务技能提升。二是通过对电缆夹层区、联轴层、主辅机设备等区域按照高压、低压、控制信号分层优化桥架布局,规范线缆标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今后,瓜洲泵站工程将始终秉持“树水利标杆,护城市安澜”的初心和使命,不断致力于工程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积极探索工程管理信息化、现代化。

责编: 夏康平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