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位于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历史上洪涝水以北排太湖、东出黄浦江为主。在水利部和浙江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建成了扩大杭嘉湖南排杭州三堡排涝工程,共同构建“南排杭州湾”防洪新格局。 
三堡排涝工程是172重大水利项目之一,位于杭州钱江新城CBD核心区,是以防洪、治涝为主,结合改善水环境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总装机13.2兆瓦,设4台机组,排涝流量200立方米/秒,引水流量30立方米/秒,是国内首座叶片液压全调节、斜30°安装的泵站,投资10.35亿元。工程建成后已累计排水量超9亿立方米,生态引水28.6亿立方米,在保障流域防洪排涝安全、改善杭嘉湖平原河网水环境取得了显著成绩。工程先后荣获鲁班奖、大禹工程奖。 
杭州市南排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中心作为三堡排涝工程的管理单位,自2016年起全面启动标准化管理工作,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标准化管理体系,顺利通过水利部水管单位考核、先后获得水利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成果三等奖、省级验收水管单位、省级标准化建设“典型工程”等荣誉。南排中心建立了“中心领导牵头,责任科室全员参与,相关科室专人负责”的标准化管理专班工作机制,围绕“规范运行、精细管理、争创一流”一个目标,把握“抓安全运行、抓设备维护”两个关键,立足“物业化、数字化、产权化”三个突破,强化“机构人员、管养经费、管理制度、硬件设施”四个保障,落实“管理体系、安全责任、标化手册、数字平台、考核办法”五个重点,扎实抓好工程标准化管理。 
2023年,南排中心对照水利部标准化管理评价要求,仔细梳理重点难点问题,稳步推进创标工作,以浙江省最高分通过省级标准化管理评价专家组验收,并顺利通过水利部标准化管理评价。以此为契机,三堡排涝工程标准化管理水平取得了突破,在工程面貌上焕然一新,在管理体系上落地见效,在数字赋能上提质增速,切实发挥出先进工程的标杆示范作用,引领流域工程标准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一、提标改造,工程面貌焕然一新 三堡排涝工程位于杭州钱江新城CBD核心区,“逐流”主题神形皆备,花园式枢纽护美江河,管理范围10.81万平方米,全域绿化面积高达4.36万平方米,宜绿化面积率100%。南排中心提前谋划预算资金,先后实施绿化苗木补种补栽、泵房建筑外墙修复、工程设施升级改造等维修项目,做到园区环境整洁,草木葱茏,季相丰富,实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绿”,大大提升工程形象面貌。园区内建设集休闲、教育、科普于一体的水利文化公园,及时翻新艺术石雕、水车、水磨等古代水利器具模型,实现水景合一,还绿于民,荣获水利部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案例、省级绿化模范单位、浙江省最美水利工程提名奖。 
二、系统重塑,标化管理落地见效 三堡排涝工程围绕“一个目标、两个关键、三化融合、四个保障、五个重点”,扎实抓好标准化管理。工程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等经费由市级财政全额保障,实行“1+2+X”管理体系,明确一个管理主体,通过政府采购引进工程运行维护、建筑物业2家物业化专业企业,用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实现专业化管理。以标准化管理为抓手,复盘重塑标准化管理体系。对30项综合管理类制度、37项运行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重新修订,契合工程标准化管理需要;按区域分类梳理维修养护标准事项清单,固化18项日常巡查表,严格执行清单消耗式管理;确定运维监督考核实行周巡查、月报告、季考核、年度综合考评体系,并与资金支付和合同续签相挂钩,提高物业化管理模式下的标准化管理效能。 
三、数字赋能,智慧运维提质增速 始终紧跟数字化技术革新步伐,建成了“1+4”自动化控制平台和“1+7”标准化管理平台,集合泵站主要设备运行实时信息,集成安全监测、水雨情测报、水质监测、视频监控等数据,实现工程调度、运行操作、维修养护溯源管理。积极贯彻水利部“数字孪生水利是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指导思想,以数字平台为支撑,有效协调优化各类运行操作、维护管理数字化流程,实现数字泵站高效智慧运行。运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将设备分门别类建立数字档案,及时录入设备巡查检查、维修养护记录等技术资料,实现所有信息指向性查询。后期将进一步整合数据,借助杭州江北骨干河网的数字孪生水网,优化防汛调度模型应用,构建具有“四预”功能的智慧水利平台,提升水治理现代化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