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报道--通过水利部标准化管理评价的大中型灌区和灌排泵站名单--大中型灌排泵站(第一批)

江西省同江电排站

2024-04-10 09:20

同江电排站是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库区防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坐落于吉水县枫江镇,为大(2)型泵站,承担峡江库区同江防护区73.94平方公里内所有降雨、生产生活用水排涝任务,设计排涝能力66.7立方米/秒,安装有4台2000千瓦 导叶式混流泵机组,总装机8000千瓦。2012年开工建设,201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2018年底,同江电排站通过首批江西省标准化管理考核评价,达到一级标准。

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局(下称“峡管局”)从2014年探索实施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管养分离”,通过政府采购、公开招标方式委托第三方专业服务公司承担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工作,成为管理创新的典范。为适应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新要求,峡管局主动求变,以打造国内领先的现代化水利工程为目标,从2022年探索实践“体制机制运转顺畅、工程状况安全可靠、调度运用科学严谨、维修养护专业高效、技术支撑智慧先进”的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模式,通过数智化赋能强化标准化管理落实执行,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保障库区工程安全,充分发挥效益,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一、试点省级建设,树立标准理念

按照江西省水利厅“典型引路、示范先行”要求,结合实际编制《试点实施方案》,开展省级标准化建设工作。着重从软、硬件方面进行提升,硬件方面主要对工程建筑物、设备设施和管理设施进行装饰装修、消缺补损、除锈刷新、安全防护、线缆规整、环境整治等改造提升;软件方面主要按省水利厅推行的“六步法”推进实施。通过理清管理事项、确定管理标准、规范管理程序、科学定岗定员、建立激励机制和严格考核评价,分别解决干什么事、干成什么样、如何干、谁来干、干的积极性和管理长效机制的问题。编制制度手册完善了管理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划界确权、管理设施建设等内容,明确了运行调度、巡视检查、安全监测、维修养护、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管理考核等管理工作标准与流程。通过省级标准化建设,牢固树立标准化管理理念,做到事事有标准,人人懂标准。

二、强化日常管理,落实常态责任

通过省级标准化评价后,同江电排站强化日常管理,落实常态化责任,严格管理流程。强化巡视检查、调度运行、养护维修、安全监测、考核评价等工作流程,跟踪了解每一台机组设备状态,从细节处规范每一次操作,每年开展标准化自评复核。经过几年运行实践,干部职工标准化管理思想理念和岗位责任、履职尽责意识明显增强,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成为自觉行为。

三、数智赋能应用,提升管理能力

建立智慧监测体系,整合原有系统和监测点,补充完善涵盖水雨情、工情、视频、泵站机组在线安全与运行状态等感知设施,实现监测监控全天候、全要素、全覆盖,数据实时更新,故障险情智能报警,构建泵站运行感知体系;统一业务应用平台,实现水情工情监测、工程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维修管理、防洪排涝调度等业务数字化管理,实现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建立集中调度控制中心动态监视库区工程运行状况,远程控制12座泵站及闸门,实现集中控制、少人值守的集约化管理;建设水泵机组在线安全监测系统,通过机组振动摆动监测,实现在线分析、故障诊断、健康评价等功能,推动设备维护检修由“计划性”向“预测性”模式转变,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开展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引进无人机巡检系统,采用无人机巡检交通条件恶劣、人员难以到达的区域,提高库区工程巡检的有效性,降低人员巡检安全风险。构建“教-学-练-考-评”一体化的VR仿真教育培训体系,身临其境学习和体验工程巡检、险情处置过程、设备维修等业务场景,增强培训交互体验,提升业务培训效果。

四、实现部级达标,争做示范标杆

管理单位与第三方物业化服务单位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多次推进协调会,对照水利部标准化评价要求,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讨论确定工作措施,督促按照要求抓好落实。从泵站工程管理的软硬件方面着手进行了提升改造。硬件方面主要对工程建筑物、设备设施和管理设施进行消缺补损、除锈刷新等改造提升;软件方面主要对照标准,结合标准化管理实施5年来实际情况,充分应用数智化成果,优化完善《管理手册》《操作手册》里的55项制度流程,从组织、安全、运行维护、信息化和经济等五个方面进行提升,管理流程更加清晰、责任更加明确。工程管理水平进一步有效加强,工程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专业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工程效益进一步充分发挥,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百姓安居乐业提供了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在深入推进标准化管理的助力下,峡管局以标准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为两大抓手,逐步实现“工程安全运行、效益持续发挥、环境整洁美观”长效管理目标,高质量打造了灌排泵站标准化管理的江西样板。

责编: 夏康平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