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滩电排站坐落于南昌高新区焦头河入赣江南支口,是南昌航空城防洪排涝规划建设重要项目之一。该项目于2015年3月动工,2018年8月竣工,占地面积约50亩,为泵闸一体化建设电排站,其主要功能是防洪、排涝和改善城市水环境。 
杨家滩电排站强排设计排涝流量为80立方米/秒,选用4台立式轴流泵,装机总功率7200千瓦。电排站设计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设计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总机容量暂列南昌市已投入使用电排站第一。2019年,杨家滩电排站正式投入运行,采用瑶湖、焦头河联合调蓄,与吉南闸、何家闸、沙洲闸、瑶湖闸等组成了灌溉排涝体系,保护范围达到160平方公里,在确保航空城防洪排涝安全的同时,也协助保障南昌县、青山湖区等兄弟县区的防洪排涝安全。2020年,在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面前,新投入使用不久的杨家滩电排站有力控制了瑶湖和焦头河水位,保障了瑶湖片区重点企业及周边群众平安度汛。该年,杨家滩电排站在抗击鄱阳湖流域超历史洪水中获江西省水利厅颁发的“防御2020年鄱阳湖流域超历史大洪水先进集体”称号。 
投入使用以来,杨家滩电排站管理单位一直积极探索管理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尤其在组织管理、安全管理、工程管理、运行维护管理、信息化管理、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实践,初步建立了较为规范、系统的管理体系。 一、抓实组织管理 实行“管理单位业务指导+专业团队日常管养”模式,通过将电排站日常运行管理与维修养护工作委托专业化国有企业,明确岗位责任主体和管理人员工作职责,编制人才激励机制办法,出台奖励、考评、培训措施,有效提升了运营能力和管理效率,降低了维养成本和风险。 二、抓细运维管理 制定《泵站安全操作规程》、《泵站运行规程》、《运行管理工作手册》等20余项制度流程,并通过定期检查考评确保制度落实到位。严格执行“两票三制”,确保设备检查、操作和运行巡视记录齐全、规范。每日安排人员定时对管理范围重点区域巡查“打卡”,做到“三查三看”(查雨情、查水情、查隐患,看水位、看设备、看现场),对影响机组及电气设备运行的重大缺陷及时登记并消缺处理,有效保证了汛期设备正常运行。 三、抓牢安全生产 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明确了安全生产责任制,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落实了“一岗双责”。编制了杨家滩电排站防汛抢险、事故救援、重大工程事故处理等应急预案,站内物资器材储备和人员配备满足应急救援、防汛抢险要求,结合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开展培训,进行了事故应急救援、防汛抢险等培训和演练。至今未出现任何一般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下一步,杨家滩电排站计划开放参观,推出水利研学之旅。杨家滩电排站将以进入国家级标准化管理电排站序列为契机,积极探索技术服务输出和水利科普研学,更好地服务市场需求,激发运行发展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