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马家吉泵站位于湖南省常德市城区东侧,沅水左岸沅澧大圈马家吉河入沅江出口处,是常德市城区主要外排通道之一,2019年3月,马家吉泵站开始新建,总投资1.1亿元,将原来的10年一遇排涝标准,提高到了20年一遇,2022年12月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工程现有装机1.1万千瓦,潜水电泵12台套,流量86.6立方米/秒,肩负着常德市城区“五河一湖”及周边地区的防洪排涝安全、旅游水位控制、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生态保护修复等重任。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湖南省智慧治水脚步也不断加快。马家吉泵站的建成,极大提高了常德市城区防洪减灾和水资源调配能力,确保了常德市城区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为加快实施智慧治水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支撑。 一、坚持高位推动,凝聚工作力量 马家吉泵站上下同频发力、早谋快动、多措并举,以打造马家吉泵站“标准化全方位,智能化全覆盖”为总要求,高质高效完成了标准化建设任务。一是宣传引导积极主动。2023年6月省水利厅组织召开了湖南省大中型灌排泵站标准化管理现场推进会,号召试点泵站勇做实践探索“先行者”,争当创新发展“排头兵”。二是制度设计科学务实。2023年3月省水利厅制定出台《湖南省大中型灌排泵站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湖南省大中型灌排泵站标准化管理考评办法》,用好量化考核“指挥棒”,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三是激励机制创新突破。省水利厅首次设立大中型灌排泵站标准化管理建设资金,全部用于试点泵站标准化管理。四是技术支撑坚强有力。省水利厅筛选组建泵站标准化管理评价专家库,分别举办了湖南省大中型灌排泵站标准化管理培训班和泵站运行高技能人才高级研修班。 二、突出创新理念,打造精品工程 常德市城区水利泵站管理处作为工程建设单位,真抓实干,精益求精,努力建设优质精品工程。一是创新设计理念。在规划设计时,经过详细调查研究,创新设计理念,首开先河的实行建筑与水利按专业分开设计,由专业人干专业事,打破传统泵站建筑样式,创造性设计了“水分子”六边形建筑风格,充分融入海绵城市等先进设计理念。建成了集水利功能、水文化、建筑美学及现代科技于一身的现代化泵站。二是创新建设模式。泵站实行代建制,通过招标,选择甲级资质咨询公司,由专业团队对项目建设进行精心管理,将优良工程标准要求写入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运行管理单位全过程参与建设把关,做到对每一道工序心中有数、品质优良,铸就精良工程,荣获湖南省水利工程建设优质奖。三是创新外观标识。泵站地面、地上外观标识标牌规范完整、醒目清晰,保证有章可循、有标可依。泵站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公告牌、安全风险告知牌、建筑物及设备评级登记卡、界碑界桩等相关参数齐全、美观大方、制作精良。 

三、大力夯实基础,保障标准管理 一是以“制度化”塑造标准化操作。马家吉泵站详细制定了《马家吉泵站管理制度》《马家吉泵站运行管理手册》《马家吉泵站安全操作规程》《马家吉泵站运行规程》等贴合实际的运管制度,明确岗位责任主体,厘清管理人员工作职责,细分运管人员日常事务,保证责任上肩、分工明确。紧密结合日常管理工作,不断引导值班人员将标准化理念、行为、管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是以“管养分离”构建专业维护。运管人员根据泵站实际,结合第三方专业咨询公司,按照电气一次、电气二次、输电线路、信息化、金属结构、水泵等专业,制定详细的“管养分离”清单,对照专业内容,以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实行管养分离。通过向社会公开招标,选择有资质、有经验的维养队伍,实行社会化管理,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对于不合格的单位进行“黑名单”记录。 三是以“人才强站”造就高素质队伍。大力引进、招录高学历、高技能人才,职工普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特种作业证书齐全,专业人才梯队扎实。不断以人才优势取代人力优势,逐步让泵站运行管理向“少人化、无人化”发展。 
四、强化示范引领,实现智慧管理 马家吉泵站既是常德市城区防洪排涝龙头泵站,也是常德市城区排涝“五站六闸”集控指挥中心所在地。一是实行智慧运营。马家吉泵站集控指挥中心倾力打造了“1+8”智慧管理体系,“1”是常德城区的泵闸群的智能泵站标准化和智慧调度系统平台,“8”是“运行管理、设备管理、检查观测、安全管理、智能告警、项目管理、制度管理、档案管理”等8个功能模块,该体系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泵站运营与管理完美融合,实现常德市城区泵闸群“安全远控、智能调度、智慧管理”的运管目标。二是打造示范高地。马家吉泵站作为湖南省泵站的三个先进示范,分别是大型泵闸群远程集中控制示范点、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应用示范区、数字泵站工程应用先行先试示范项目,为湖南省未来智能泵站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三是汲取先进技术。将继续汲取国内外先进的创新科研成果,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更好推动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建设具有“四预”功能的防汛排涝调度系统,实现“管理精细、决策科学、调度智慧”的目标,为未来全省实现“大统筹、大流域、数字化”的数字湖南工程建设提供样本和宝贵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