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弥勒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典型案例

2023-02-07 10:26

政府主导  社会资本参与  谱写水价改革新篇章

  一、基本情况

  弥勒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北部,全市耕地面积52.5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3.26万亩,年均降雨量880毫米,年均气温18.8℃。“十三五”末,全市建成4座中型水库、15座小(一)型水库、103座小(2)型水库、457座小塘坝、13件乡镇自来水厂工程、454件提水泵站、1件排洪隧洞工程、107件引水工程,有效支撑了农业产业的发展。近年,按照中央、省、州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两手发力,大力发展现代高效节水灌溉农业,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二、主要做法

  (一)因地制宜,确定水价。按照“以项目带改革,以改革促项目”的原则,弥勒市结合高效节水项目、山区“小水网”项目,针对朋普片、东风片区大面积种植蔬菜、葡萄等高原特色农业的实际,在朋普片、东风片、西二等片区,深入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涉及灌溉面积7.52万亩。通过测算分析合理水价,选取政府与投资企业能接受的方案,充分保障社会资本投资的合理收益,确定执行水价0.97元/立方米-1.6元/立方米之间。

  (二)保障合理收益,社会资本共参与。通过建立合理水价形成机制,建立“使用者付费”加“可行性缺口补助”的投资收益保障模式,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区在国内公开招商引入北京通捷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玖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投资,发展朋普、东风片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万亩,项目由投资企业参与工程的建设,投资企业通过收取水费回收投资。

  (三)严格用水总量控制,建立农业水权制度。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制定全市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明晰改革项目区初始水权和亩均用水指标。依据确定的亩均水权和各用水户耕地面积,项目区用水户对定额内水量可进行自由交易,可结合土地流转等实际因素,土地使用权与水权实行“同步转让”。

  (四)落实管护机制,保障工程长效运行。一是明晰产权。政府投资新建的水池、泵站、主管道等产权属政府所有,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的工程,产权归社会资本所有。二是明确管护责任。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的项目,采取企业“自管、自营”模式,投资企业通过在项目区成立农业供水管理公司,负责项目区所建工程的运营和管理。

  (五)落实水费收缴,实现以水养水。东风片区安装田间智能自动出水口终端661套,实行按方计费刷卡取水,先交费后用水,且通过实行农业综合终端水价,改革项目区水费收缴率达100%。西二镇山区“小水网”项目区注册成立弥勒市盛丰农业灌溉服务专业合作社,公开选择承包管理人员,水费按0.8元/立方米计收,其中,0.3元为承包人员的管理费,0.5元上交合作社,满足合作社日常管理及维修经费保障。

  (六)建立精准补贴机制,确保项目有序运转。市政府与供水管理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明确政府与企业风险共担。如朋普片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农业供水公司每年向用水户售水量不足192万立方米时,政府对缺口水量按0.74元/立方米给予补助。

  三、取得成效

  (一)促进了节约用水。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区群众用水方式彻底改变,由从前的大水漫灌转变为管灌、喷灌、滴灌,并安装了计量设施有偿用水,水费按方收取,群众节水意识增强。

  (二)促进了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缓解了农田水资源供需矛盾,灌溉保证率得到提高,项目区灌溉保证率达到90%,灌溉用水利用系数从0.5提高到0.9。项目区引入种植企业进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三)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根据农作物的需水状况,适时适量对农作物进行灌溉,促进农田化肥、农药的充分利用,减少水肥流失,同时减少退水对周边和下游环境的污染,避免长期大水漫灌而使土壤板结引起的生态结构破坏,对项目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有重要促进作用。

  (四)保障了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公司运营管理的项目区实现自动化控制,信息化管理,精准计量;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管理的项目区,明确工程设施权属,实行农业终端水价,保障了必要经费,解决了工程设施管护主体,激活了运营机制,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保证了农田水利设施的良性运行。

  四、改革启示

  (一)政府主导是推进改革的基础。弥勒市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充分考虑了水利工程公益属性和社会资本合理收益的有机融合,充分考虑了用水户的权益保障,通过政府出台政策,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不仅协调各方利益、步调一致推进改革,而且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中始终起到主导作用,保证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顺利推进。

  (二)健全机制是推进改革的保障。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先建机制、后建工程”是这一改革的核心,只有系统推进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农业水价总体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工程设施管护到位、用水计量到位并按量收费、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全面建立,才能最终实现改革的预期目标。

  (三)群众积极参与是改革持续推进的根本。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积极宣传、发动群众参与改革工作、监督改革成效落实尤其重要。通过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高农业生产灌溉效率和效益,使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方能持久维护发展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果。

 

弥勒市西二镇高效节水项目区

朋普核心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

责编: 夏康平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