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建机制后工程 高效节灌见实效
一、基本情况
元谋县位于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地带。属南亚热带干热气候,坝区全年基本无霜,素有“天然温室”之称,气候垂直分布明显,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旱季雨季分明,具有降雨量少、蒸发量大的气候特征。全县人均拥有水资源1249立方米,仅占全州的1/2、全省的1/5,全县缺水达1.2亿立方米,全县土地缺灌率高达44.83%,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是长期以来制约元谋跨越发展的主要瓶颈。近年来,元谋县认真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紧紧抓住被水利部列为全国农业综合水价改革试点县、全省农田水利改革试点县机遇,立项建设元谋大型灌区丙间片11.4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
元谋大型灌区丙间片11.4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总投资30778.52万元, 其中:政府投资12012.56万元(占总投资39.03%),社会资本投资14695.96万元(占总投资的47.75%),农户自筹自建田间工程投资4070万元(占总投资13.22%)。项目覆盖面积11.4万亩,涉及4个乡镇16个村委会110个自然村,受益农户1.33万户6.63万人。工程由麻柳、丙间两个中型水库联合供水,工程建设内容由取水工程、输水工程、配水工程、田间工程4部分组成。工程于2016年11月开工建设,目前完工投入运营。
二、主要做法
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总体要求,元谋县建立了初始水权分配、水价形成、农业节水奖励和精准补贴、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行、群众参与、工程管护等六项机制。
(一)初始水权分配机制。结合项目区水资源分部实际,制定《元谋县项目区农业初始水权分配方案(试行)》管理规定,项目区用水控制总量为4482万立方米,亩均分配用水量353.9立方米。
(二)水价形成机制。制定印发了《元谋县改革试点项目区水价改革方案》,通过成本测算、召开水价听证会等程序,确定项目区高效节水项目管道供水原水水价为0.12元/立方米,执行水价为承包地0.9元/立方米,非承包地1.4元/立方米。
(三)节水激励和精准补贴机制。制定《元谋县项目区农业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暂行办法》,按照“节奖超罚”的原则,设置节水奖励和精准补贴基金池,对节约的水量进行回购,回购费用由政府直接补贴到运营公司,政府对差价部分进行补贴。
(四)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行机制。采用PPP模式运作,引入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与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项目合作合作期限21年(其中建设期1年,试运行期半年,运营期20年),方式为BOT+EPC,回报方式为使用者付费。
(五)群众参与机制。成立了元谋县大型灌区用水专业合作社,把项目区1.33万户用水户作为社员管理,建立16个分社,以股份认购的方式向社员筹资2726万元入股项目公司,参股社员按最低4.95%的收益率获得收益。目前,参股用水户已获得两年分红36.36万元。
(六)工程管护机制。制定《元谋县项目区工程运行和维修养护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了职责任务,合作社与运营公司签订工程管护协协议,运营公司每年给予合作社30万元工作经费。
三、取得成效
项目区已初步形成水网+信息网+服务网三网融合良性发展。以水为载体的水网、信息网、服务网所构建的“数字农业”初级阶段已经显现出明显的效益。改变了传统用水管理模式,变被动节水为主动节水,打破了建管脱节困局,实现项目的持续良性运营,改变了农田水利工程“政府建,无人管”的状态,形成了政府、企业、群众三方共建共管共赢模式。实现了“五改”“三得利”目标。
(一)改变了投入方式,实现多元化投资。企业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参与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有效撬动民间资本参与水利工程投资建设。
(二)改变了重建轻管,实现工程良性运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成后,群众成为项目主人、受益人,极大提高了群众参与建管的积极性,改变了农田水利工程“政府建、无人管”的现状,确保了工程良性运行。
(三)改变了灌溉方式,实现“管道供水、刷卡取水”。采用管道输水,有效减少损耗,项目区供水保证率达到75%以上,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54提高到0.9,年节约用水2100万立方米以上。同时,采用智能水表“精准计量、刷卡取水”,改变了传统沟渠输水、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群众节水意识明显增强。
(四)改变了种植模式,促进产业转型、农民增收。项目区群众从传统粮食作物转而种植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增加了土地复种指数和出产率,实现了四省:省水、省肥、省时又省工;两增:增产、增收;两提高:提高供水保证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三促进:促进高原特色农业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项目区亩均用水成本由原来的1258元降至350元,亩均增收达5000元以上。
(五)改善了水资源供求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内因水事纠纷影响社会治安的案件明显减少,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四、改革启示
(一)水价改革是引入社会资本,推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在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过程中,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坚持政府和市场共同发力,深化水价改革,加快建立覆盖成本的水价形成机制,为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创造可能,才能真正实现“两手发力”。
(二)创新工作体制机制为改革提供不歇的动力。充分认识加快水价改革的重大意义,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和精准精细务实的要求,创新工作体制机制,认真总结水价改革经验,抓实抓好水价改革特别是六项改革机制经验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供动力和活力。
(三)高效优质的工程设施是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前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把原来的“按亩水费”转变为“精准计量”,需要以高效优质的工程设施和服务到位的管护措施提高供水保证率和供水服务水平。元谋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现了水源到田间用管道全封闭供水,用智能水表精准计量,供水保证率和水资源利用率均提高到90%以上,真正实现了供水优质、服务到位。

元谋县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水价改革调整方案听证会

元谋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及水权证、社员证和股金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