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精联动 靶向发力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坚持以完善配套工程体系为基础,探索水价形成机制为核心,改革农业用水管理体制为关键,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为有效手段,用机制引领改革,以点带面推动任务落实,扎实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不断走深走实。
一、基本情况
新泰地处鲁中腹地、泰山东麓,面积1787.14平方公里,人口136.5万,是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全国小农水重点县、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国家节水城市。自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来,共有1个中型灌区、12个乡镇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42万亩,年可节约水资源672万立方米,年增产值1980万元,实现了在相应项目区建立起合理反映农业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村基层用水组织规范组建、长效运转,农业水费计收到位;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普遍实行,先进适用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措施推广应用;建立起可持续的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
二、主要做法
(一)建立工作精准推进机制。建立健全领导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优化实施方案,细化年度改革目标和任务,明确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地。精准分解任务到灌区、地块,明确项目概况、地理位置、计划资金投入、水价成本测算、水价调整计划、计量设施配套、水权分配制度、补贴奖励方式以及用水组织管理等信息,录入档案并分类编号,逐一建立改革台账,实行精细化管理。
(二)建立初始水权精准分配机制。根据新泰农业用水控制指标,结合项目区农作物灌溉水定额,严格实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以最小单元精准明晰农业水权,颁发农业水权证书,明确每户灌溉面积与用水量。自改革以来,共分配农业水权量6048万立方米,发放水权证641个。例如,光明水库灌区确定用水总量控制指标288万立方米,按照适度从紧原则,分3个量级,分配至用水单位或个人,明确用水权责。鼓励节约用水,允许农业水权流转及交易节余水量,制定并监督实施农业水权交易规则。
(三)建立水价精准分类机制。分类测算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用水价格,粮食作物执行运行维护成本水价,经济作物执行全成本适当盈利计量水价,分3个量级,精准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制定了《关于新泰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区实行农业用水终端指导价格的通知》,明确分类水价和分档水价指导价格。例如,羊流、东都等项目试点区根据区内种养结构、缺水程度、水源类型,试行分类水价,粮食作物试行完全成本指导价格,即水库灌区0.04-0.28元/立方米、机电井灌区0.10-0.80元/立方米,河库塘泵站灌区0.15-0.75元/立方米;经济作物试行完全成本指导价格,即水库灌区0.15-0.44元/立方米,机电井灌区0.26-0.90元/立方米,河库塘泵站灌区0.16-0.90元/立方米。推行分档水价,在定额内农业用水终端指导价格按分类水价执行,超过定额50%(含)以内的水量,按1.1倍水价执行;超过定额50%以上的水量,按1.2倍水价执行。
(四)建立节水精准补贴机制。制定《新泰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奖补实施细则(试行)》,建立与节水成效、调价幅度、管护情况、财力状况相适应的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在已实施农业水价改革试点区,对种植粮食的农民、农民用水户协会及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在执行全成本水价过程中,比对现状执行水价,对超出的部分给予奖补。
三、取得成效
(一)减少灌溉浪费,提高节水意识。通过安装量水计量设施,精准制定用水计划,实行农业用水奖惩机制,有效减少灌溉浪费,与传统粗放式灌溉相比,亩均节水16立方米,年可节水672万立方米。
(二)改善灌溉秩序,减少水事纠纷。灌溉前由协会制定精准的用水计划,确定轮灌次序,将水送到各分会的斗、农渠进口,各渠道受益农民组成的分会则将水送到田间,既节省了守水劳力,又减少水事纠纷,轮灌期比原来缩短了4-5天。
(三)降低用水成本,增加农民收入。通过精准的水费收取,进一步落实了维护资金,增加了管理维护的积极性,减轻了政府全方位管理的负担,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工程效益。通过一系列措施,地下水资源开采更趋合理,在降雨较丰年份和地下水补给较好的区域,原非充分灌溉发展为充分灌溉,作物产量大幅提高,亩均增产3-5%,年增产粮食660万公斤,年增产值1980万元。
四、改革启示
一是明确责任是基础。市政府成立新泰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把握好方向和路径,加强指导协调。市水利局全力牵头抓总,各部门分工协作,在制定相关文件、加快项目实施、开展业务培训等方面形成合力,协同推进改革。
二是精准用力是关键。实现农业用水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必须要用最小单位厘清水权归属,实施超定额累计加价、精准补贴奖励等措施,把每一分水、每一块钱算清楚、用明白,依托精细管理、精准奖罚,形成强烈鲜明的激励效应。
三是财政投入是杠杆。投入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各级财政资金,主要用于补助农田水利工程与计量设施建设、工程维修养护、农村基层用水组织能力建设、农业用水精准补贴以及节水奖励等方面。以工程产权界定为基础、水权有偿交易为纽带、合理投资回报为吸引,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太阳能流量远传采集系统+配套蒸笼式阀门井+超声波流量计

农业灌溉水权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