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三亚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典型案例

2023-02-03 16:00

走深走实服务乡村  助力热带地区农业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三亚市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高度重视,2017年正式启动相关工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发改、财政、水务、农业、各区(育才生态区)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编制了《三亚市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惠民节水、运维良好”的改革目标和“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的工作思路。经过四年努力,三亚市圆满完成了预定的阶段目标和任务,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约12.5万亩,超过预定的6.5万亩任务。逐步实现“水权明确到位、水价核定到位、水费收缴到位,长效管护到位、专业维修到位、用水计量到位”等综合改革目标。

  一、基本情况

  三亚市位于海南岛南端,是我国著名的农业南方科研和良种繁育基地及高效热带作物、蔬菜、瓜果、花卉生产基地。农业灌溉以蓄水灌溉为主,共有水库93宗,总库容7.3亿立方米,总设计灌溉面积25.10万亩。主要渠道(干、支渠)共计238条,总长625km,已防渗配套长486.17km,占总长68%,平均完好率为83%。三亚市主要农作物为粮食作物(早晚造水稻)、薯类、油料、蔬菜、瓜类,种植模式以一年两作为主(早稻-冬季瓜菜),部分耕地为一年三作(早稻-中稻-冬季瓜菜),冬季瓜菜种植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

  二、主要做法

  (一)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2018年,三亚市出台《(三亚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水价制定管理考核实施细则(试行)》,并发布《关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业用水价格有关事项的通知》,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一是农业用水实行分类水价,具体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水产养殖三类;二是具备用水计量设施的灌区,实行两部制水价(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按立方米计费,粮食作物0.08元/立方米、经济作物0.16元/立方米、水产养殖0.20元/立方米;三是尚未具备用水计量设施的灌区,实行单一制水价,按亩计费,粮食作物19-25元/亩、经济作物29-41元/亩。目前,三亚市已与南繁育种、高效农业等种植大户签订供水协议,落实《三亚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水价制定管理考核实施细则》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所属土地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用水定额内不收费,由财政补贴,其余用水户农业生产用水水费足额征收”的收费原则,已收费面积约2759亩,年均收费120060元,目前正在扩大收费范围,逐步实施水费收缴到位目标。

  (二)健全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三亚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水价制定管理考核实施细则》明确精准补贴主要用于政府核定的农业水价与现状水价的差额补贴。农业水价未达到运行维护成本的,补贴用于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费用,农业水价达到运行维护成本以上的,重点补贴定额内节水的种粮用水户,超定额的水不给予补贴;节水奖励主要用于在基本农田范围内进行农业生产且定额内节水,定额内节水“分档按亩”考核,奖励标准为:每年亩均节水50立方米以下不奖励,每年亩均节水50-100立方米按5元/亩标准奖励,每年亩均节水100立方米以上按10元/亩标准奖励。结合三亚市农民农业生产用水不收费的历史习惯,三亚市精准补贴主要由财政补贴农业供水管理单位。2017年三亚市制定《三亚市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工程管护实施方案》规定管护经费按“小(一)型及以下水库干渠、支渠管护按1.8万元/千米,田洋管护按8万元/千亩控制,管护难度大的干渠、支渠及田洋增加20%”计,全部用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维修及管护人员的费用开展。

  (三)健全工程管护机制。结合三亚市水利工程管护主体责权划分,和三亚市农业用水管理实际情况,总结以往管护过程中的经验做法,编制了《三亚市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工程管护实施方案》,并且在各个区的水利工程管护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落实。区、市两级分别建立了工程管护考核办法,每年市水务局和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会分别对渠系和田洋的管护效果等进行检查;小型农田水利维修养护资金每年由三亚市水务局申请,财政局进行相应拨付。各区通过第三方委托服务等方式签订管护合同,明确管护范围、内容、责任和考核办法等,年底实施考评后进行奖补。

  (四)健全用水管理机制。通过配套完善用水计量设施,基本实现了骨干工程与田间管理单元分水节点的用水计量;出台了早稻、晚稻、番薯、豇豆、茄子、其他瓜菜、香蕉和其他果木等作物的终端用水定额标准,其中水稻、番薯等粮食作物,瓜菜类、香蕉等经济作物用水定额为每亩每茬定额,其他多年生果木为每亩每年定额;加强了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市水务局每年将农业用水总量分解到各区,每个季度末各区上报各灌区农业灌溉用水量。

  (五)配套完善基础设施。2018以来配套完善用水计量设施131处,计量设施控制面积约12.5万亩;渠道衬砌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节水改造工程面积约14万亩,田间喷微灌面积约1.7万亩。

  三、取得成效

  (一)软硬两手抓促进农业节水。通过配套完善用水计量设施与节水灌溉工程等硬设施,以及节水奖补与用水管理机制等软措施,提高了用水户节水意识,减少无效弃水,2021年三亚市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2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制度完善促进运维管理水平提升。三亚市积极探索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第三方托管运维方式,在各区得以成功实施,渠系和田洋工程运行良好,运维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三)惠民政策提高农民获得感。三亚市充分考虑当地水情和民情,采取基本农田范围内农业生产用水定额内不收水费,超定额用水实行加价制度,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基础上,促进节水,农业水价改革工作推进后,基本没有出现超定额用水的情况。

  四、改革启示

  三亚市水资源相对丰富,光热条件充足,通过土地流转进行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条件成熟,在未来农业水价改革工作推进中需进一步结合三亚特有的水情民情,按照试点先行,逐步辐射的原则,更好地将各项机制体制落到实处。

 

超声波计量

田洋管护

仲田干渠计量监控设施

责编: 夏康平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