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抚远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典型案例

2023-02-03 16:11

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促进农业节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基本情况

  抚远市地处祖国最东端,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地带,三面与俄罗斯相邻,拥有212公里边境线,幅员6262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69个行政村,耕地总面积258万亩,2020年,水田灌溉面积达到189.2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3%以上,农业用水占全县用水总量的90%以上。随着用水需求的不断增加,水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与用水需求日趋增长的矛盾凸显出来。为了破解这一难题,近年来,抚远市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协同推进,坚持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作为发展节水型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截至2021年底,抚远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全面实施,节水工程良性运行,节水技术全面推广,节水观念深入人心,改革工作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主要做法

  (一)依法确权,总量控制。合理确定水权水量是水价改革的基础,为此,先后在乌苏镇、海丰等灌区,建设信息中心1处,建设自动化量水站15处,建设支渠自动化量及人工量测水设施22处、田间典型地块建自动化量水站9处,利用量测水设备对渠系硬化率高的典型支渠和田块进行精准计量。在此基础上,结合田间损失和不同灌区渠系硬化情况的实际情况,本着略有结余的原则,在聘请专家论证、群众参与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法规,确定每亩水田用水上限为662立方米。

  (二)充分论证,科学定价。水价改革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分别在乌苏镇灌区、海丰等灌区开展运行成本测算,根据测算结果,先后举办了2次由群众和社会各界参加的调研会、听证会,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报物价部门定价,经市政府批复后统一执行。目前,全市水价基本实现了分级、分类、分档梯次价格。水费价格由原来的每立方米0.06元调整到0.09元,末级渠系统一调整到每立方米0.06元。

  (三)打牢基础,协同推进。保证农户用水需求是水价改革的基础前提,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挖掘地表水潜力,着力完善灌区骨干工程建设。先后建成乌苏镇灌区渠首工程、乌苏镇灌区总干渠二级提水站工程等2处渠首工程。2020年,又争取资金23993.20万元,对乌苏镇灌区渠首工程、总干渠、乌苏镇灌区总干渠二级提水站两个渠首进行了扩建,目前主体工程已经结束。二是强化田间配套工程建设,提高末级渠系用水效率。近年来,在省水利厅、农业农村厅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灌区水田节水增粮、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共投资近51173.51万元,完成渠道350条,沟道91条、完成桥涵闸等配套建筑物2886座,旱能灌、涝能排的优质农田增加到21万余亩。

  (四)明确权属,以奖促养。建立了《抚远市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产权确权和管理办法》,每个灌区组建以用水户投入和管理为主体的自主经营的协会组织。将支渠以下工程产权从灌区剥离分配给各协会,由协会成员负责养护维修。明确各协会取水量,并进行水权确权,发放水权证书。制定了《抚远市农业水价改革精准奖励及节水奖励办法》,每年市政府拿出5万元用于海丰灌区补贴和奖励节水的各类典型,调动了用水者协会的成员及时对末级渠系工程维修养护和施行节水控灌技术的积极性,为实现灌区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五)深入实施,效果显现。水价改革使广大群众真正认识到节水就是增收,学习节水新技术,应用节水新技术的热情空前高涨。总结出的“返青地湿润、蘖初建水层、蘖后重控制、黄熟一茬水”的水稻节水技术。但由于学习这项技术耗时费工,水价改革前,推广效果不十分理想。水价改革过程中,群众主动学,自觉学,基本达到了乡镇有示范区、村屯有示范户、户户有明白人的新技术推广格局。根据群众需求,分级、分批、分期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期,培训农户400多人次。

  三、取得成效

  (一)规范取水管理,合理调整水价。通过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灌区为单位发放取水许可证,做到用水总量、取水地点、取水方式、取水用途和水源类型“五明确”。对于超出控制总量的,实行累进加价收取水费,对于用水量控制在总量以下的,以补贴方式进行奖励。

  (二)增强用水保障,提高供水效率。通过田间工程建设,农业用水保障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跑、冒、滴、漏”得到了根本扭转。渗漏损失减少60%,渠系流速提高30%,轮灌周期缩短了2天,节约维护用工0.5个,节水降本增效效果更加显著,全市水利工程完好率达到90%以上。

  (三)促进灌溉节水,加强田间管理。通过大力开展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与传统灌溉法相比较,田间总耗水量减少38.6%,田间蒸腾量减少27.8%,平均每亩节水200立方米左右,亩增产20多公斤。全县水稻节水灌溉面积发展到86.63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56%以上。

  四、改革启示

  (一)协同配合,各部门形成改革合力。各地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相互配合是改革顺利实施的保障。在资金补助上,加大对改革区补助力度,对改革区渠系的配套建设、水量计量设施建设和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等是改革顺利实施的基础。

  (二)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基层的原创性。在整个推进过程中,紧紧围绕节水主线,将确定的工作任务和各改革区实际情况相结合,按可复制、可推广为原则,实施各项步骤。在协会设置上,尊重民情,以农民自愿、有利于管理为原则,以水系或村为基础成立协会。

  (三)有的放矢,多手段实现农业节水。管水员是灌区管理节水工作的重要因素,应加强对管水员的业务培训,在制度设计上,给予管水员一定的节水奖励分成,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在技术措施方面,通过管水员向农民大力宣传节水灌溉技术,引导农民自觉科学用水,真正实现农业水价改革的节水目标。

 

依法确权 总量控制 抚远市水资源使用权证

责编: 夏康平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