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典型案例

2023-02-03 13:40

精准管理  综合施策

  一、基本情况

  顺义区人民政府深入落实国家及北京市相关文件指示精神,2015年3月12日,顺义区印发实施了《关于印发顺义区建设现代农业节水示范区实施方案的通知》(顺政办发〔2015〕6号),按照实施方案开展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坚持把“装表计量、定额限制、用水收费、超量加价”作为管理机制,坚持把“试点先行、稳步推进”作为基本途径,落实总量控制、限额管理、计量收费等各项制度。

  二、主要做法

  (一)夯实基础,细化强化地块、机井、人员管理。一是落实“细定地、严管井”要求。按照设施作物每年每亩用水量500立方米、大田200立方米、果树100立方米的用水标准,将水量落到每一地块,严格执行“5-2-1”用水限额管理。从2013年开始,顺义区陆续实施农业机井智能水表安装工程,到2016年底已全部安装完成,实现了装表计量全覆盖。制定了农业机井管理办法,将机井管理权交由各镇政府管理,严控机井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实施用水月统月报制度,严格实行“一井、一表、一号、一数”管理,为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奠定基础。二是加强农民用水协会及管水员队伍能力建设。顺义区制定了《顺义区农村管水员队伍招聘实施方案(试行)》《顺义区农村管水员队伍能力建设实施办法(试行)》《顺义区水务局关于农村管水员考核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政策,完成了全区19个镇409个村787名管水员招聘工作,经培训正式上岗,解决了农村水务管理“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以点及面,分步平稳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一是试点先行。考虑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复杂性,为保证社会稳定,确保改革工作在全区推进过程中能够顺利实施,顺义区选取大孙各庄镇39个村作为改革试点,先期实施改革措施。2015年8月1日制定了《关于北京市顺义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镇(大孙各庄镇39个村)全面执行新的水价的通知》(顺水发〔2015〕42号),确定农业供水价格。二是以点带面。根据在试点镇大孙各庄镇取得的经验,2015年11月18日,区水务局制定了《顺义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指导意见(试行)》(顺水发〔2015〕45号),明确农业水价由政府指导与村委会自主协商相结合的价格机制,以村委会作为收费主体,以水表计量水量收费,对超出限额部分另征收水资源费,其中政府指导价为0.65元/立方米-1元/立方米,由村委会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自行协商确定水价。截至目前,全区19个镇341个村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100%的村庄实现按照用水量“统收费”。

  (三)建管一体,多方协作探索农业高效节水创新机制。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农民参与、可以持续”的原则,顺义区采用PPP模式,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是全市农业高效节水第一个建管一体化PPP项目,为现代化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打造了示范样板。顺义区水务局作为PPP实施机构选定社会投资人,由中标社会投资人组建项目公司,公司在合作期内负责“两田一园”范围内节水工程的投资、设计、建设、运行管护等任务,实现农业高效节水工程的建管一体化,合作期满后,项目公司将项目设施完好无偿地移交。顺义区建管一体化PPP项目构建了投资主体多元、设施产权清晰、管理责任落实的现代化农业节水体系,形成农业高效节水建设、运营、管理、增效一体化的良性运行机制。

  (四)节水有奖,建立健全农业高效节水奖励机制。为了贯彻落实《北京市“两田一园”高效节水奖励资金管理办法》(京财农〔2020〕2583号),巩固“两田一园”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成果,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制定了《顺义区“两田一园”高效节水奖励资金实施细则(试行)》,节水奖励资金由农业计划用水指标量(5-2-1限额)和年度农业生产实际用水量的差值进行核定,每节约1立方米给予奖励资金1元。

  (五)广泛宣传,营造农业灌溉高效节水良好氛围。为了进一步巩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果,提升农业节水积极性,2017年在顺义电视台播出了建设现代农业节水示范区专题节目,并在顺义时讯报纸中刊登专题版,积极宣传农业节水的重要性。印制了宣传彩页11万册,发放到种植养殖户,做到每户一册。由各镇组织,在主要街道、村庄内悬挂节水示范区建设的宣传标语横幅800余条,充分利用各村村委会宣传栏、主要街道,张贴顺义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宣传彩页600余张,大力宣传顺义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政策,营造了良好的农业节水氛围。

  三、取得成效

  一是用水总量逐年减少。随着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推进,顺义区进一步规范取水许可审批,加强用水总量控制,2016年用水总量为2.62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1.37亿立方米,到2021年,用水总量为1.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0.34亿立方米,用水总量逐年减少。

  二是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明显增长。顺义区改造了原有喷灌方式,推广滴灌、渗灌、微喷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顺利推进农业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到2020年底,全区建成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6.8万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748提高到0.78,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

  三是用水户的节水积极性显著提高。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后,顺义区341个村庄,全部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确定本村农业用水执行水价,政策覆盖率达到100%。政府筹集资金对管水员、运行维护等进行了精准补贴,确保农业灌溉的正常开展,用水户的节水意识增强,节水热情高涨。

  四、改革启示

  (一)充分发挥水价在水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落实用水总量控制、提高用水效率奠定了基础,通过制定政府指导与村委会自主协商相结合的价格机制,对超出限额部分征收水资源费,发挥了价格机制在水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

  (二)健全信息化服务对农业节水的支撑作用。健全农业节水管理措施,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强化农业用水管理和监督,明确农业高效节水工程设施管护主体,完善农业用水计量设施和农业节水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行农业节水信息化,数字化管理。

  (三)积极调动农民在水价改革中的主体作用。农民是开展农业节水和受益的主体,鼓励农民广泛参与农业节水的管理,对用水中的问题进行民主协商、自主决策。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带动、节水奖励、技术指导、制度约束、信息服务等多种形式,调动农民节水的积极性,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农村居民用水收费及农业灌溉用水限额收费标准上墙

顺义区杨镇齐家务村喷灌机

责编: 夏康平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