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平陆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典型案例

2023-02-07 09:05

大水漫灌变精打细算  水价改革助粮食增产

  一、基本情况

  平陆县北依中条山,南临黄河水,隶属山西省运城市一座山区小县,素有“平陆不平沟三千”之称,耕地面积45万亩,辖9个乡镇、133个行政村,20万人。目前共有灌溉工程737处,有效灌溉面积为25.47万亩;中型灌区4处,有效灌溉面积为16.52万亩,已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其中提黄泵站2处,分别为常乐垣泵站、部官泵站。自流灌区2处,分别为大河庙灌区、红旗灌区,覆盖洪池、常乐、杜马、张店、部官、圣人涧、三门、张村等8个乡镇;小型自流灌区29处,有效灌溉面积为0.34万亩;小型泵站132处,有效灌溉面积为4.9万亩;机井572眼,有效灌溉面积为3.71万亩。

  二、主要做法

  (一)改革水价形成

  改革前,四处供水单位实际执行水价为:部官及常乐垣泵站0.25元/立方米,大河庙灌区0.24元/立方米,红旗灌区0.17元/立方米,农业灌溉水价偏低,群众节水意识不强,不能精准水价,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全是一口价0.25元/立方米,多采用大水漫灌的粗放模式,造成水资源极大浪费。

  2021年11月29日,平陆县水利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部署精神,制定了平陆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并向县政府提出关于“核定平陆县农业灌溉用水指导价(暂定)”的请示,申请执行分类水价,实行农业灌溉精准水价。结合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精神,拟定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仍执行0.25元/立方米;参考运城、晋城、长治等周边县、市地区分类水价执行情况,结合本县灌区成本核审结果,拟建议苹果、桃、梨、杏、葡萄等经济作物执行水价0.5元/立方米。

  2021年12月14日,平陆县发展和改革局下发了《关于加强农业用水价格管理的通知》,从2022年1月起,平陆县农业灌溉执行分类水价。在全省率先试行农业分类水价和超定额累进加价改革,促进灌区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式逐步向精细化转变,向着水资源配置优、水供应成本低、水利用效率高、单方水产出效益大的“四赢目标”大步迈进,逐步探索出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平陆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全面推进落实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价改革工作,先后4次召开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专题会议,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夯实改革基础。探索“水权分配”制度,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根据渠系配套、种植结构和各类作物用水定额情况,将水权逐级分配细化到各乡镇、各村组。按照“先收费、后供水”的原则,村组为单位预交一定额度水费,按交纳水费金额计量供水,一季一结算,多退少补。今年通过全面推行分类水价倒逼平陆农民自创“六种”节水灌溉模式,一是长地垄变短地垄,经统计长变短接近50%;二是宽畦变窄畦,经统计宽窄比达到50%;三是多行壕灌,单壕宽30公分,壕距50公分,有效实现了水对农作物根部精准吸收,大大提升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单产经济效益,农民收入明显提高,比如今年平陆的商品桃由去年的1元/斤提高到3元/斤;四是平整耕地顺流灌,农民由过去起伏不平无序漫灌,通过自发平整田地达到有序顺流灌溉,大大缩短单亩有效灌溉时间,虽然水价上涨,但单亩水价比过去节省40元左右;五是水肥一体化灌溉,农民灌溉时在田地入水口精准定量把各种肥料投入水流,实现水肥一体化灌溉,大大节省了施肥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六是自发维护渠道,为减少跑、冒、滴、漏等浪费水现象发生,农户因地制宜采用5户或10户联修联管方式自发维护渠道,大大提高了末级渠系完整率和利用率,从而让引黄灌区管理单位有效腾出时间和资金确保干渠完善配套和养护覆盖面,进而大大提升灌区管理精准性和科学性。“六种节水模式”的运行,使全县用水分配更加合理、用水效率显著提高,农户有偿用水意识和节约用水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全覆盖加大宣传力度,张贴通告3000份,发放宣传单12800份,多层面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政策精神“五进”宣讲活动,组织灌区工作人员进行科学调配水量、维护管养设施等业务培训,做到家喻户晓、植入人心、强化认同、增进理解。着力健全管养机制,严格实行“辖区主干渠道县级统一管养,田间渠道由受益村组自用自管”的管养机制,村组负责水量计算、水费收缴、统计上报灌溉时间、灌溉水量台账以及支渠工程维修养护等工作。不断完善计量设施,对156条干支渠道安装了量水槽,做到有渠必有槽,用槽必精准,配备了84套分体式超声波明渠流量计,保障精确计量和水量充足。切实强化督导检查,管理站对下辖水渠的地块上水量、灌溉作物面积、水价执行及水费回收等进行随机抽查,严厉打击以权谋私、私减水方,放关系水、人情水等违法行为,有效解决了多年来“重建轻管”的问题。

  三、取得成效

  良好的民生效益,作物产量显著提高,小麦亩均产量由400公斤提升至700公斤,平均单产提高30%-40%。农户水费支出明显下降,农户亩均水费支出下降20元,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明显的经济效益,农民节水意识不断增强,全县上半年农业灌溉供水量956万立方米,实际灌溉面积11.95万亩,例如常乐垣灌区,今年灌溉水量630万立方米,灌溉亩次6.42万亩,扩浇面积1200亩,水费收入比同等水量增加了7.86万元。破解了农业水费征收难及农业水利设施维修难问题,用水费来管养设施,减少了运行成本,全县农民用水户水费收缴率达100%。极大地提升了社会效益。用水户普遍反映,水价改革省水省钱、省工省心,农民的浇灌积极性不减反增。

  四、改革启示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必须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标本兼治、综合施策。一要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二要有勇立潮头的改革精神。三要有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四要有因地制宜的思想基础。

 

平陆县部官提水灌区一级站沉沙池

自流水源地之一—平陆县大河庙水库

责编: 夏康平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