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善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典型案例

2023-02-07 10:39

深入推进改革  保障工程良性运行

  一、基本情况

  浙江省嘉善县地处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位于江浙沪两省一市交汇处,县域面积507平方公里,有效灌溉面积34.2万亩(均为小型机埠提水灌溉),是浙江省粮食生产六个重点县之一。为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嘉善县围绕“谁来干”“怎么干”“怎么管”等一系列问题,系统谋划设计改革工作全过程、全流程的实施路径,组建管水网络、落实资金来源、创新“星级机埠”、建立考核机制,树立标杆、争当示范,因地制宜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近五年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元,全面完成改革任务,取得了节水、增产、减排和改善生态的显著成效。

  二、主要做法

  (一)搭建组织网络,提升基层管护水平。以村(社区)为单位,全县范围内成立114个村级农民用水合作社,组建1000余名放水员队伍,精细划分管护网格,落实网格管理责任,开发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数字化应用场景,实现1712个灌区用水计量全监测、改革区域全覆盖。聚焦基层管护水平提升,围绕机埠操作、维修养护等,因地制宜出台《嘉善县灌区工程维修养护手册》。组织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业用水管理、节水灌溉技术等各类培训100余次。推广“小小联合”“以大带小”物业化养护模式,市场化培育5家物业公司负责全县水利工程专业化养护。

  (二)坚持合理分担,出台精准补贴办法。建立完善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制定出台《嘉善县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办法(试行)》,通过镇村自筹、县级精准补贴两手抓的形式基本覆盖县农业灌溉供水成本64元/亩。强化资金落实,每年在县政府年度投资计划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补贴工程设施的日常维护,精准补贴标准为30元/亩(每年约1500万元)。2017—2021年,共计落实精准补贴资金7491万元,全县1712个小型灌溉机埠完好率从60%提高到100%。

  (三)竞创星级机埠,打造农旅融合样板。结合美丽乡村、美丽河湖创建等,开展千站竞创“星级机埠”活动,打造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安全可靠、运行高效的机埠星级样板,为农业水价改革工作的全域推进提供支撑。潘家浜等29处机埠成为县级首批“星级机埠”,西露圩泵站等3个机埠获评省级首批“五个一百”优秀典型案例,其中,红菱村网埭北泵站在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技术研讨会上得到推广。营造了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提高了农村对灌区基础设施、管理水平提升的积极性。

  (四)注重真抓实考,完善良性运行机制。强化属地确权管理,完成1712处小型灌溉机埠确权发证工作。制定出台《嘉善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县镇村三级监督考核机制,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县级精准补贴资金的下达予以调整。另外,出台《嘉善县农业节水奖励办法(试行)》,对节水量达到定额用水10%、20%、30%的灌区分别按2元/亩、4元/亩、6元/亩对放水员予以奖励。2018—2021年,共计发放节水奖励159万元,有效调动了放水员科学管水的积极性,形成政府有监督、运维有队伍、管理有人员的农田水利设施长效管护良性运行机制。

  三、取得成效

  (一)保障现代农业发展。加大财政投入,足额保障管护经费,促进了工程良性运行,有效保障了全县粮食灌溉用水,促进了嘉佑、善农等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激发了农户种粮积极性,带动了周边农民增产增收。截至2021年底,嘉善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32.3万亩,总产量14.4万吨,总产实现“六连增”;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4324元,同比增长8.8%,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59:1。

  (二)促进区域绿色发展。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平台,实现了灌区数字化管理,因地制宜开展科学灌溉,实现了“大水漫灌”向“精准灌溉”转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17年0.657提高到2021年0.675,2017-2021年累计节约农田灌溉用水量9681万立方米、节约用电277万度,减少氨氮排放4.4吨,减少总氮排放6.7吨,减少COD排放138.1吨,有效提升了农田灌溉保证率,促进了农业节水减排,改善了平原河网地区水环境。

  (三)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与美丽乡村、美丽河湖创建工作相结合,统筹考虑建筑风格、周边环境、数字化管理等,完成178个小型灌溉机埠更新升级改造,做到机埠外立面美观大方,内部整洁条理、保养得当,成为村边、路边、河边全域秀美的精致节点,有效融入姚庄镇横港桃源渔歌、天凝镇高浜魅力农旅等一批乡村旅游风情线,使广大乡村村容村貌得到了显著提升。其中曹家村圣塘桥东泵站,完成面貌提升后累计吸引参观者200万人次,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建设样板。

  四、改革启示

  (一)部门协作是推进改革工作的重要支撑。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涉及发改、财政、水利、农业农村、民政等多个部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水价机制的形成、奖补资金的落实、高效节水的建设、用水组织的成立都离不开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全县在改革工作推进之初,即成立以县政府为主导的嘉善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县府办副主任、县水利局局长担任副组长,建立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以高规格、高标准、高效能,强化部门联动、凝聚改革共识、形成工作合力,统筹协调推进改革各项任务落实落细。

  (二)长效管护是保障改革成效的重要环节。水利工程建设是基础,管护是关键。现行的小型水利工程运管模式,大多以属地村集体自行管理为主,管理人员专业力量相对薄弱,普遍业务水平不高,对小型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不够重视,导致早期建成的水利工程因长期运行、年久失修等工程完好率不高。为此,嘉善县以标准化管理为契机,彻底扭转“重建轻管”的观念,推行政府购买专业服务,实行小型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物业化管护,落实工程管护考核机制,确保工程运行良好、维修及时、管护到位,保障工程良性运行,赢得了镇村干部好评,巩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效。

  (三)示范引领是激发改革活力的重要路径。如何提升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是嘉善县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工作的关键难点。为此,嘉善县通过推动“星级机埠”创建、实施节水奖励补贴、加大农业节水宣传、表彰优秀放水员、与农业用水大户签订管护协议等各种形式,将农业水价改革工作与乡村环境面貌提升相结合,打造一批改革的样板工程,策划一批改革的推广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从而嘉善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推进。

 

西塘镇红菱村网埭北灌区

西塘镇星建村前棚子泵站

责编: 夏康平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