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厂概况
小北海水厂隶属于铜梁区龙泽水务公司,设计规模10万吨/日,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于2012年7月20日开工,2015年12月18日完工,原水管道DN1000,长度23.3千米。二期工程2017年3月20日开工,2019年8月15日完工,原水管道DN1000,长度22.78千米。主水源为铜梁区安居镇涪江水,小北海水库作为应急备用水源,两处水源地分别设置为饮用水水源一级和二级保护区。涪江水源、小北海水库备用水源水质符合Ⅲ类标准。水厂净水工艺采用常规工艺絮凝、沉淀、过滤、消毒,出厂水水质达标。水厂主要设施有进水分配井一座、絮凝平流沉淀池2座、V型滤池8座,清水池2口(蓄水2万吨),加药加氯间、絮凝沉淀池及排水处理系统。
水厂主要特性指标
建成时间
|
2015年
|
设计日供水规模(吨/日)
|
10万
|
服务人口(人)
|
28万
|
水源类型(地表/地下)
|
地表
|
执行水价(元/吨)
|
2.7
|
水费收缴率(%)
|
99%
|
二、典型经验做法
(一)小北海水厂硬件可靠
1.双水源配置
小北海水厂主水源为涪江,涪江取水泵站取水能力13万m3/d;备用水源为小北海水库,库容1188万立方米,可用库容360万立方米,备用取水泵站(龙家坡泵站)取水能力7万m3/d,应急保障能力70%,保障时长50天。
2.双电源配置
小北海水厂主供电线路为北-净10KV专线,备用供电线路为凉-太10KV线路,1000KVA变压器1用1备,电力应急保障能力100%。
3.工艺成熟
小北海水厂选用折板反应-平流沉淀-气水反冲均质滤料滤池,上限原水1000NTU,120%冲击负荷、20%上限清水池调节容积、140%送水泵房调节能力,出厂水0.2NTU以下,pH7.5左右。水厂主要设备选型为国际通用高可靠性、高认可度设备。
(二)小北海水厂软件配置齐全
小北海水厂已配置完成rokewell水厂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BIM三维可视化平台、能源管理系统;无人值守泵站系统和数字孪生仿真培训系统基本建设完成。
(三)服务于管网需求的水厂
将管网GIS地理信息平台、DMA分区计量平台、二次供水运行监控系统平台、管网在线流量计、管网在线水质监测系统的数据导入铜梁城区运营管网模型中,进行水力平差计算,得到城区管网不同时段的压力需求,并据此需求供水。
三、水厂特色特点
(一)完善,只为千分之一的几率
小北海水厂设计可处理原水最大浑浊度为1000NTU,2015年建厂以来,5000NTU原水只出现了1次,但持续了55个小时。为此,小北海水厂正在新建预沉池、预臭氧接触池和污泥二车间,以完善工艺流程。建成后可处理原水最大浑浊度提升至8000NTU,藻类处理能力提升至百万级。
(二)创新、持续创新
2014年2月,龙泽公司就与相关单位合作研发了第一款水厂掌上生产系统APP-“小北海水厂生产APP1.0版本”,迈出生产管理创新第一步。经过54个月的在线运行,历经55次修改之后,生产系统APP破茧成蝶。2018年7月,在原系统的基础上,龙泽公司又升级开发了水厂能源管理系统和可视化运维平台,采用BIM建模和全方位立体真实视频图像合成技术,与智能化生产系统无缝对接,在全市自来水厂中率先建设无人值守智能泵站和数字孪生仿真培训系统。
小北海水厂已实现全部生产数据备份追溯,实现任何时刻总览全厂情况,关键信息自动推送手机客户端,实时监控机电设备设施运行状态,形成标准化的设备维保管理流程体系,实现水厂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下一步脱离人工判断的全智能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三)标准化、固化每一个动作
小北海水厂已建立以全厂运行数据、操作信息统一(归口)收集、记录、反馈、分析、处理的运行调度中心;已建立以质量管控为核心的组织管理体系。已建立三条线流程再造:一是建立运行调度流程;二是建立以质量为主线的工艺环节管理流程,建立各工艺环节管控标准(质量标准、维护标准);三是制定标准化、清单化的操作流程。

水厂全貌

水厂化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