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厂概况
渣津水厂坐落于渣津镇小斗岭,占地面积24亩,设计供水规模2万吨。工程投资3千万元,于2016年5月开工建设,2018年5月1日建成通水,日供水能力1万吨,供水范围覆盖渣津镇下辖14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覆盖供水区内人口为60000人。水厂以修水县境内东津电站水库水为水源,经省疾控中心检测,水源水质达Ⅲ类水源标准。水厂处理工艺为:东津水库水→浮坞式取水→混合→反应沉淀池→滤池→清水池→用户。水厂处理工艺成熟、稳定,厂内建有设备齐全的水质监测系统,出厂水水质达标。
水厂主要特性指标
建成时间
|
2018年
|
设计日供水规模(吨/日)
|
2万
|
服务人口(人)
|
6万
|
水源类型(地表/地下)
|
地表
|
执行水价(元/吨)
|
1.7
|
水费收缴率(%)
|
95%
|
二、典型经验做法
(一)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利用县级供水公司丰富的管理经验,整合公司现有管理制度,结合渣津镇供水实际,明确分工、清晰职责,制定一套符合渣津实情的管理办法,从抄收管理、安装维修管理、收费管理、人员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入手,建立了完整细致的规章制度、操作准则、服务标准、业务流程,有效提升水厂运营管理水平,确保水厂正常有序运行营。
(二)切实保障水质安全。修水县对东津水库划定了水源保护区,在显要位置设立固定标志牌,在保护区外围加装了防护网,严禁在保护区内新、改、扩建与水源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取缔了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一切活动。公司安排专人24小时对取水船坞周边环境进行巡查,确保水质可靠安全。水质检测中心负责水质检测工作,对出厂水每天检测9项指标,对水源水、出厂水每月检测21项指标,每季度检测39项,每半年水质全分析,有效保障了出厂水水质合格。
(三)创新规范缴费方式。渣津水厂采用一户一表计量收费,主要有IC卡预付智能缴费和窗口收费两种方式。为便捷用户缴费方式,规范缴费流程,渣津水厂引进县公司营收系统,实行同网同服务,开通微信、支付宝、水务APP等电子支付渠道,形成了“统管统给,统计统算,统筹盈亏”,保障水厂良性运行。
(四)合理定价优质服务。全面推行用水计量“一户一表”,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的原则和相关规定,适时调整农村供水水价。当前渣津居民用水1.7元/吨、非居民用水1.8元/吨,实行同网同质同价。按照保本微利原则实现低价高质用水。
三、水厂特点特色
(一)先进取水方式
水厂采用浮坞取水,不会因水库的水位下降而影响水泵取水,从而保证原水的水量和水质。为引入优质水源(东津库区水),投资1000余万元铺设了一条长1万余米的原水管;投资500万元建设了一座新净水厂,使整个水厂的制水规模达到了20000吨/日。
(二)科学智能管理
将县城水厂智能管理经验灵活运用到渣津水厂的管理当中,如实行智能手机水表抄读、智能流量监控、网络平台交费等。从县城供水公司选调优秀管理人员和技能型员工充实到渣津水厂,使水厂管理规范、运行可靠。
(三)规范抄收管理
渣津水厂结合抄表实际情况,严格制定了一套适用于农村水厂的抄表催收细则:第一,重新普查水表,尤其是单位水表,对用户名册逐个核对,补登、完善用户资料。第二,坚持一户一表,水表安装在室外,设立奖惩措施,实行有奖举报,杜绝偷水漏水现象。第三,加大宣传力度,让用户了解开户流程、缴费时间、节水常识。第四,针对单位和居民制定不同的催缴方法,及时联系,及时上门。
创建品牌服务。水厂每年借助于水厂开放日,向用户展示自来水生产流程,宣传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与村镇政府及有关部门建立起沟通、协调机制,加大农村安全饮水、用水、节水知识宣传,提供水厂生产全流程参观、交流平台,改变村镇人员用水意识、习惯。

水厂大门

水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