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梅岭水厂

2021-09-07 09:05

一、水厂概况

梅岭水厂占地130亩,1999年一期工程开工建设,2001年建成投产;2006年二期扩建工程启动,2008年建成投产;2014年三期工程开工,2016年建成投产,日供水规模达到45万吨。原水选用泉州南安山美水库优质地表水源,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制水工艺为本地区居民提供优质饮用水。

厂区现共有三期制水工艺系统,合计产能45万吨/日,配套取水泵站1座、送水泵站2座、清水池3座、水质净化车间、污泥脱水车间、机修车间各1座,配备CMA资质认证水质检测中心,设施设备较为完善,制水能力满足本地区居民用水需求,每天24小时不间断供水,供水水质达标。

 

水厂主要特性指标

建成时间

2001

设计日供水规模(吨/日)

45

服务人口(人)

60

水源类型(地表/地下)

地表

执行水价(元/吨)

1.5

水费收缴率(%

98%

 

二、典型经验做法

强化安全管理。持续加大安全投入,安全教育培训到位,对标供水企业安全运行考核评价标准和安全生产标准,遏制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供水水质安全。健全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和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深化源头治理,做到全覆盖、零容忍。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夯实基础管理工作。强化供水管道巡查,实行网格化、精细化管理。细化分区计量,加强数据监测。通过新建及改造提升管材质量,严把供水工程质量。

推进标准车间建设。扎实做好厂区现场管理,通过精益管理,长期开展5S管理、可视化标准管理,持续改善,优化工作环境和提升工作效率。

智慧水务先行先试。自201910月智慧水务(一期)项目开建,现已建成水务大数据平台,完成了应用服务支撑基础环境建设,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小表、二次供水、地理信息系统一张图、分区计量、工单话务、巡检等七大业务系统,实现水务业务“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一张管网、一套标准、一张图表”的应用模式。

三、水厂特点特色

梅岭水厂水源水取自山美水库,原水水质常年较为稳定,优质的水源水给梅岭水厂生产成本管控带来较大优势。通过生产PLC自控系统模拟计算,加强对矾耗、氯耗控制,通过用电峰平谷期价格优惠政策,合理调度高压水泵机组,控制用电电耗,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公司经营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引入高层次人才,不断发掘培养内部自身专业技术人才,现有员工本科以上学历占50%以上,众多理工类博士、硕士为公司各专业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给排水、工民建、环境工程、化学分析、机电工程、自动化工程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超过40%,已形成了良好的人才培育机制。

梅岭水厂将坚持以一流的科技为发展动力,科学的管理体制为指引,不断提升水务一体化运营能力,增创区域水务新优势,促进晋江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确保同城农村饮水与城市饮水同质、同价、同服务。

 

水厂全景

加压泵房

水厂中控室

责编: 夏康平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