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县深化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让群众喝上更好水

2024-01-05 11:40 来源: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

  近年来,定远县委、县政府以让80万农村居民喝上更好水为根本目标,推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重组整合,全面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至2023年底,全县17处城乡水厂,供水规模28.7万吨/天,村(社区)通水率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规模化水厂覆盖农村人口均达99.9%以上,实现全县农村24小时供水,群众用水获得感、幸福感大大增强。

  一、深化体制改革,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统筹规划。结合“十四五”供水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城乡供水统筹专项规划(2019—2030年),综合考虑区域水源状况,以建成的江巷水库为依托、以长江为补充水源、淮河为应急水源,对水资源进行高效配置,明确到2025年,供水规模达37.5万吨/天,至2030年,供水规模达56万吨/天。整合原16家水厂资源,科学划分供水片区,规划骨干水厂建设,水源内联外通、管网互联互通,城乡供水实现“同水源、同管网、同水质、同服务”。有序重组。针对原16处农村股份制水厂的社会资本,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重组接管实施方案,明确收购标准、资产核定等4项事宜,由县城乡发展投资集团投资1.16亿元全部收购原社会投资人股份,原社会资本有序退股,回归城乡供水公益属性。县域统管。组建县属国有城乡水务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全面接管农饮水厂,统一负责城乡供水事务,实现了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服务县域统管,真正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二、推进规范管理,加强水厂标准化建设

  现代企业管理。深度优化水务公司组织架构,创新制、供分离管控模式,设立热线中心、客服中心、管网维护中心、机电维修中心、水质检测中心、供水调度中心“六中心”,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现供水生产专业化,确保高效生产、节能降耗、客户满意、效能提升。智慧水务运行。投入3600万元,对接管后水厂进行水质提升、设备更换和环境整治,对进水流量、浑浊度、pH酸碱度,出厂水水压、流量、浊度、pH酸碱度、余氯含量、管网压力等数据在线监测,对全县水资源进行智慧调度。投入800万元建设智慧水务GIS及分区计量系统,运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对管网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快速准确定位,提高抢修效率,有效降低管网漏损,实现农村供水“智慧运行”,17处水厂全面通过市级标准化评价,10处水厂通过省级标准化评价。民生保障为本。开展户表清查,18万用户全部登记造册并录入信息化系统;印制20万份《供水服务明白卡》同步逐户发放,宣传用水知识与水价政策;设立全县统一的服务热线电话:0550-4531999、0550-4532999,并通过县政府网站、抖音账号、三色定远公众号,定远供水微信公众号、皖事通等主动向社会公开,全方位畅通群众投诉渠道;组建18支应急抢修队伍,配备20台应急维修车辆,承诺管径110毫米以下管网问题受理后3小时恢复供水,真正做到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上门维修。

  三、坚持长效运行,拓展资金多元化筹措渠道

  金融支持。定远县积极争取金融支持城乡供水事业发展,2019年至今,累计申请获批发行非标专项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等30.8亿元用于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批复投资5.26亿元建设规模20万吨/天的第三水厂,一期生活用水5万吨/天工程已于2021年6月份建成投运;批复投资1.8亿元建设规模2.5万吨/天的第五水厂,于2022年9月建成投运;批复投资4.9亿元建设规模5万吨/天的第四水厂,计划2024年底建成投运。财政兜底。按15万元/千吨设立县级农村供水维修养护资金,用于农饮水厂政策性亏损;对中央、省下达的维修养护经费,全部用于农饮水厂维修养护;县水务公司加强内部管理,强化水费收取,增强内生动力,多元化保障水厂运行。长效运行。出台农村供水水质保障等文件,明确县生态环境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源水的监管职责,建立水厂“日自检”、水行政部门“月巡检”与卫生健康部门“月抽检”的“三级水质检测制度”,2023年以来,城乡供水水质合格率均为100%。推进农村供水水价改革,实行计量收费,明确农村居民用水2.2元/吨,非居民用水2.8元/吨,保障群众权益。明确水务、卫健、生态环境、发改、财政等相关职能部门主体责任及水务公司运管责任,建立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统一服务“五统一”的定远城乡供水制度,确保长效运行。

  下一步,将按照县政府批复的《定远县农村供水保障实施方案(2023-2025年)》,持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至2025年形成以县自来水厂、第二水厂、第三水厂、第四水厂、第五水厂为制水厂,其他农饮水厂转为加压站的全县域城乡供水工程布局体系。健全完善县水务公司运行管理体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全面提升县水务公司企业化规范化运行水平。细化完善便民服务举措,加强供水设施的维修养护,严格落实“三级水质检测制度”,到2025年实现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规模化水厂覆盖农村人口均达100%。

责编:夏康平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