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那曲市构建农村供水运行管护新模式

2023-08-08 09:04 来源: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

  “十三五”以来,西藏自治区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底线任务,共建设农村集中供水点17555处,总投资超50亿元,受益人口超200万,基本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程体系。庞大的供水规模和极端的高寒气候给运行管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那曲市水利局高度重视农村供水运行管护工作,引进了专业的农村供水保障第三方技术服务公司,开创了高寒地区农村供水专业化、高质量的运行管理模式。截至目前,该运管模式已在那曲市10个区县成功应用,覆盖供水点位超万个,受益农牧民超30万人,并已完成供水点电子信息化建设万余处。

  一、创新运管模式,提高供水保障

  那曲市以县域为单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第三方专业技术服务公司,在各县建立农村供水运行管护站,对全县所有农村供水工程提供全面、深入、持续的运行管护服务,保障群众全天候的饮水需求。一是企业建站、沉浸式服务。运管站配备足量技术人员、抢修车辆、维修材料及相关机械设备,设立办公区、信息中心、群众接待窗口、库房场所,提供365天全天候本土化运管服务,可充分解决县里人手不足、专业性不强、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二是工作开展快速响应、专业全面。对全县所有供水点位进行全面摸排调查,收集问题并建立台帐,提供维修养护、群众接访、宣讲培训、疑难问题研究、创新技术实验试点、资料整理汇编、方案优化与建议等服务。开通供水问题热线,随叫随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动态清零。三是费用结算量价分离。先确定工作内容的清单单价,根据实际维修需求及水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快速开展维修养护工作,每月以实际发生的工作量进行结算。

  二、搭建信息平台,数字孪生赋能

  运管站在全面摸排及维修养护工作过程中,全面精准的收集整理所有供水点信息。7月以来,对包括聂荣县在内的那曲市10个区县一万多个供水点进行经纬度定位标注和11位唯一数字身份识别编号并对供水建筑物喷涂编号(系统地图坐标、身份证号、井房喷涂)。实现供水工程台账精准、溯源方便、信息抓取与分类便捷,全生命周期记录。

  专业技术人员在运行管护过程中全面收集各供水点的文字图像等数据信息,对其进行归纳、整理、汇编并及时更新至西藏农村供水信息数据平台,平台含有可视化的供水点电子坐标大屏,点位图文及运行管护信息动态更新,实现了高原农村供水工程信息化管理。目前该信息系统正持续升级,新增“水量水费”、“实时监控”、“远传控制”等实用版块,并不断进一步研究上线新的功能。通过对供水点水位和往年用水量数据的分析,可分析预判供水点位供水量是否能够满足要求,达到提前预警的目的。

  三、重视科技研发,填补行业空白

  那曲市水利局联合西藏自治区优质企业与科研院校单位建立深度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各项实践工作,力求全方位解决高寒高海拔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

  为了全方位解决高寒高海拔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那曲市水利局联合那曲市科技局、中水净通(西藏)高原供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拟在那曲市建立寒冷地区(清洁能源)供水研发实验基地暨农村供水水管员培训基地。基地建成后,将为西藏自治区乃至全国寒冷地区(清洁能源)城乡供水工作提供实验数据支持、产品技术验证、研发创新支撑,填补我国在基地式系统性的寒冷地区供水研发实验工作的空白。持续为那曲市“两不愁三保障”及农村饮水工作提供保障,为“智慧精品”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那曲市完善建后管理机制,由专业运管公司明确实施主体,建立了整套运管流程。同时将运行管理与科技紧密结合,赋能行业创新,提供了稳定人才队伍支撑,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那曲市农村供水运行管护新模式的建立,有利于推动西藏农村供水标准化管理,确保农村供水工程长效运行。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央电视台《高原之上》栏目组报导

那曲市聂荣县农村饮水运行管护站

农村供水运管信息数据管理平台

村级农村供水协管员

责编:夏康平

进入无障碍阅读